学习产品思维之小结
判断一个人或者产品的好坏,适合程度,就要在开始之前系统的,全局性的,有框架的看待一个产品,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组织,这样的看法和定位才会相对准确一些。这样可以帮助寻找适配人群,对于产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接触一个人或者产品(组织或者服务),都是由表及里,从第一层到第五层:
第一层感知层,即第一感觉,外观,触感,使用的感觉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对应人则是职位,家庭角色,对应产品则是定位人群,受众
第三层是资源结构层,即人的资源财产,精神财富,人脉,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模式
第四层是能力圈,人的能力,产品的功能
第五层是存在的内核意义,产品能解决哪些问题或者痛点等
一般的用户都是由表及里,而作为设计者,产品人,首先应该要寻找的是产品能解决哪些痛点,由这个展开的从功能到营销到定位,到外观,由深层到表面的反向设计。由于设计和认知的方向相反,故而会有即使这个产品很有趣,但是第一感觉不好,则这个产品就无法营销的起来的状态,就好像,我很温柔,但是我很丑,所以第一感觉很差,没有人愿意了解我的温柔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好的产品要不断的更新迭代,在变化中完善,尤其是在第一感觉上,要迎合用户的潜意识,让他们熟悉产品本身。
好的产品的理念就是简单化,越简单就越容易接受和推广,这种简单化的就是符合人性的本能反应,自然而然,不要思考。那么反过来思考,那些让用户思考之后继续使用的产品,要么是产品本身足够优秀,要么是市场上暂时没有替代品。
对于产品人来说,好的产品人是不能被自身感官所局限的,要从整体去看待产品,既要体会用户的感受,也不要被用户感染,要有自我的意识(即批判性精神)。
当产品与人交互之时,就产生了2个方向,其一是把握人内心的深层存在感意义,另一是迎合角色话之后的职业人群,内心的存在感的方向是自我,而职业化的人群的方向是自律。那么是否能够同时存在自我和自律呢?如果不行的话,当两个极端选择其中之一来发展也是极好的,这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产品适合的道理,同样适合人类。
最后对想要创业的人一个建议,寻找到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另一类人,最好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另一类人,这样会产生非常美妙的创意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