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读书

改变,不是你想改就能改|防御机制的稳固性

2020-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响马来了

南希《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之第四章 第五章 防御的评估 2/2


图片.png

性格性与情境性防御反应

给这节取个副标题的话,我会用“如何从防御反应中识别出防御机制”。对于防御反应是人应对环境的一种直接的反应,具备的防御反应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性格结构和所处的环境。因此,独立的防御反应往往很难识别出一个人的防御机制,就比如春节疫情期间,大部分都体验到了易怒、焦虑甚至绝望,很多人使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拒绝戴口罩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但是,不能说这些人都是躁狂型的人格,而是处于当时极端的情境之下,人就是容易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是纯粹的某一种人格,可以说几乎所有人,身上都是都包含了不同的人格成分,当处于特点环境下时,就会激发出来。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独立的防御反应时,需避免直接将其等同于某一种防御机制。

可以揭示来访者防御机制的防御反应有什么特点呢?

跨越情境的:可以暴露来访者防御机制的防御反应,通常缺乏特定的情境,比如说否认或退缩的使用,来访者几乎可以在其生活种所有的场景中都会使用,而不只是在某一次特别情境下使用(例如重要亲人过世)。

能否识别咨询师的独立性:南希在书中的91页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了这个部分,我理解的是,对于一个无意识防御机制中的来访者,ta会将治疗师作为被防御内容的一部分,在意识层面并不真正的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客体看待;而情境性的防御反应下的来访者, ta能够感知到治疗师的存在表示ta已经暂时脱离了某种需要防御的情境,因此ta能够与治疗师建立较好的工作关系。

咨询师的反移情:确定的防御机制常常容易激发咨询师的反移情,当然不同的防御机制所激发的反移情内容常常不同的,因此通过觉察自身的反移情也是一种评估来访者是防御机制在工作还是情景性防御反应的重要方式。

评估防御机制的临床意义

在这节,南希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意识到一个人的防御机制,就好像摸清了一座大楼的框架结构,防御机制往往是一个人核心地支撑框架,对其地修改需要有足够地了解之后才能进行工作。如果在不做好其他准备地情况下,试图修改来访者的防御模式,就好比将楼房中的框架抽调一根支撑柱,只有搭好了辅助支撑的时候,对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工作才是相对安全的。

另一方面,防御模式是一个人核心的模式,任何改变都充斥着巨大的阻力,因此贸然的侵入,通常会将来访者赶走,丧失可以改变的机会。因此,针对来访者的模式,顺着ta的思路进行工作,往往更加切合来访者的利益,我将其称之为顺着毛捋。

学会如何表达你的理解而使那些具有防御的患者不至于排至或曲解你的解释,是心理治疗艺术所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