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准备好怎样接受死亡
《2015全世界死亡质量报告》
2015全世界死亡质量报告由经济学人智库(EIU)对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而成。
排名根据五大类指标为依据:姑息治疗与医疗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以及公众参与水平。
在患病的最后日子的生活质量,中国排名倒数第10。
从小到大我们都学习如何正确的过好一「生」,但极少学习如何面对「死去」。
拜伦曾在《唐璜》中说过“上帝偏爱的人死的早,这一死却躲过了很多死亡。”
没错,对于「死」,我们总是刻意选择不面对。认为死是晦气的一面,总是闭口不言。
这造成了一个问题,没有准备,也就不会“迎接”死亡。
但请记住,死亡和怀孕一样都很意外。
1999年巴金老先生因为重病被送入医院抢救,救回了一条命以后,命被保住了,但同时也可能已经失去了。
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每一次更换胃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伸进胃里,这位九十多岁的老男人每次都会因为更换导管,被呛得满脸通红。
长期插管,嘴合不拢,他的嘴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他也多次向家人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是都被拒绝。长寿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在他生命最后一段,他为谁活着?反正不是为了自己。
前半生拼命挣钱,后半生拿钱续命。这几乎成为了常态。现在医疗相对发达,很多人进行一些预防的诊断,97%的人愿把钱花在预防上。但其实80%用于健康的钱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治疗上。
很多人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就被推入急症室,当医生问是否需要“采取抢救措施”时,大部分家属都会选择“是”
虽然命保住了,但可能噩梦也来了,各种输出输入的管子,各种测量仪器。
最后活着只为了活着。
中国的死亡质量为什么这么低?
1、生了病但缺钱,只能等死。
2、过度治疗,不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决不罢休,持续着创伤性治疗。
尤其是第二条,让人痛不欲生。
四年级的时候,我因为手术住在ICU(重症监护室),隔壁床是一位老大爷,我和他唯一的阻碍,只有一块帘布。
有一次查房,我看见了他的情况,气管被切开,上面插着维持生命的呼吸机,下半身拖着集尿的袋子。每次医生检查完我这边,便走过去,让护士帮忙用机器,把他的痰从肺部吸出。
医生也表过态,老人家恐怕不行了。他子女总说,哪怕还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把人救过来。
为了在世上多活几天,而付出如此沉痛的代价值得吗?这么多年,难道真的是没准备好这一刻?
我认为有一部分责任得归咎于子女(不对继续进行治疗,不抢救,怎么凸显他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就像礼不送得贵重些就不好凸显,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尤其是“哪怕还有1%的希望,也要把人救过来。”,可以媲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给人带来的谬误程度。
很多英美的医生,在他们对病人回天乏术之时,会建议他们吃好喝好玩好。
在中国,如果医生建议让病人买张机票出去玩,可能买张机票的会是这位医生。家属自己不敢直面死亡,还拉着医生一起把头埋逃避。医生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病人好起来,而不是这样活着。
这是不敢直面死亡的表现。尼采曾说过:不尊重死亡的人,不值得敬畏生命。
至今,我们还没学会怎样「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