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想家是人之常情,古人也概莫能外。“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你听听,坐在家里做不了官,坐在家里全家老小都得饿肚子。
听闻年轻人的梦呓:想找一份好工作,最好是钱多、活少、离家近。
这样的美事大家都想,也就想想算啦!连做官都得远赴他乡,离家近捡垃圾都落难。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难在何处?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于是难免孤独,寂寥,继而想家。
杰出的诗人外出做官都想家,常人不想家,可能吗?
夜晚打打电话,聊聊微*信,聊解相思之苦。聊聊就不想了吗?也许更想,也许暂时不想了。
聊得投机,自然是越聊越想,恨不得插翅飞到你身边;
话不投机,只想尽快结束,手指停留在挂断键上就是不敢摁。
所以,凡人想家只能停留在碎碎念,念碎碎,不得寸进。
你看古人就不同,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甚至鸿雁传书都很困难,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玩点文字游戏,以诗言志。一不小心,整出个千古绝唱,代代传诵。
我自然是整不出来,花白头搔更短也整不出来,但诵读古人的千古绝句还是不错的选项,读着读着,我也熬到回家了。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经不住念叨,念念叨叨,神神叨叨,也能心想事成。
年轻的时候爱跑,却因为工作性质决定,就是个“守庙”的命。是答应,听喝,跑龙套的角色,出差的机会很少。因而,年轻时候我确实没去过多少地方。
如今年龄大了,却是身不由己,虽然还是听喝,却经常被喝到东,喝到西,忽而南,忽而北。
阅尽千帆皆不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虽然没有阅尽千帆的过往,但心态老了,已然是提不起半点兴致。
忽然发现自己不爱跑了,年轻时候的激情,要出门的兴奋感淡然无存。
不是家里有多么的好,而是外面有太多的糟。
家是什么?
在离人眼里,家就是心中不灭的灯塔,只要活着,再遥远也不会迷途,永远照亮回家的路;
家是离人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人哪个都放不下;
家是离人记忆中的相册,记录着点点滴滴生活花絮,不敢打开,打开都是揪心扯肝,牵肠挂肚;
家是离人心灵的归宿,无论世界如何变迁,家在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家是离人温暖的怀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家,就能激发无穷的力量排山倒海,克服困难。
出门的时候总感觉旅途遥远,时间漫长,摇摇缓缓不知所往。回家恰恰相反,不觉间已是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