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集(十)
-
规律性,是一个人自律的一种标志,也是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
不事到临头,就谈不上思考透彻。
-
曾经沧海难为水。世上最难的,莫过于曾经沧海再为水。
-
一个本来文弱之人,因受人欺,迫不得已,而将自己变得豪强,则堪称为强者。若其再翻回来,重以文静示外,那便是强中之强了。
-
欲持清流之志,必有清流之策。
-
同样干着一种职业,有的人早早地就给自己的打扮和言谈举止,贴上了职业标签,教人一看,便知道了他(她)的层次;有的人则不然,尽管身在其中,可他(她)的内心却未曾放弃自己的梦想,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不要随波逐流。
-
欲望,是修行的大敌。一个整天寻求如何满足自身欲望的人,是不会扎下根底的。
-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辩证法,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
-
我为什么总是干不成大事、挣不了大钱?那是因为我的自我感觉还过得去,满足于温饱,小富即安,不愿再去尝试。
-
许多原本并不如我的人,为何后来居上?那是因为他本就没什么可惧怕失去的,甘心背水一战,反倒能够抓住机遇。
-
有人说,如今,有三样东西千万不能去做,代价太大——打架、酒驾、赌博。深以为然。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这三样东西的代价便越大;反之则不然。 -
内缩与外延,是人生必备的两个修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自古以来,正人君子所奉行的修为准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
所谓内缩,指的是独善其身,要能够将自我的认知、情感等一切存在向内收缩,缩到极致,抛开七情六欲,唯我独尊。这样,才能认识真我,获得一种在关键时刻,足以能使自己起死回生的力量。
-
所谓外延,指的是亲和力、包容力。认识自我、把握自我,但不孤芳自赏。要抛开小我,正确认识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定位,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养大气、立大志、展大爱,方能成大器。
-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养浩然之气,亦非宁静不可。于喧嚣之世,能够做到乱中取静,乃修为所必须之功夫。
-
在一个彼此都互不相识的环境里,还是埋头走路的好。
-
独自憋屈、想不开,可以有很多个理由;珍惜生命、远离负面情绪,却不需要理由。
-
不论采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远离不必要的抑郁与烦恼,让自己愉快起来,那便是胜利者。请相信,这不是逃避,而是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