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没去过北上广,我失去了什么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知笔行

假日已经结束,你去了你的北上广,而我还在了我的四线城市。

都市

01 我和她

昨天(3月5日)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宝宝和奶奶互动的小视频,我的初中同学评论了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太久没说话,肯定不如当年那样亲密无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发聊天过去和她聊了一会。

相同的起点,因为毕业后不同的选择,我们却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2013年我大学毕业,没能顺利考入武汉的学校,在父母的鼓动下,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教师,拿着3000+的工资。25岁结婚,27岁有了孩子,日子安稳地一眼能看得到头。

而她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北京,教小朋友画画,每天只上5小时班,月薪4500+提成,开心就干,不开心就换工作。她说在北京,好工作一大把。她喜欢大城市的自由与繁华,不喜欢小地方各方面的拘束和人们的坏脾气。

这些年我们经历了不一样的事情。心胸、眼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的区别。归根结底,性格使然。

我是渴望安定扎根的树,哪怕水土不那么丰饶,也不愿意离开去为美好的未来拼搏。

而她像渴望自由的精灵,即使一路风雨兼程,也要去探寻绝美的风景。

你想要什么,生活便会给你回馈什么。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这句话不是理想,而是现实。

02选择的成本

沙漠

经济学中学到: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收益。

比如同样一份时间,假设我可以选择用来A健身、B学习进修、C换取金钱、D休闲娱乐。选择D的成本是放弃的A、B、C三者中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一项。

我放弃了更快速的成长,而她放弃的是安稳的生活。谁的成本更大?而谁的收益(成长率)更高?

成本低而收益高,成本高的收益反而低。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悖于直觉的真理。

加入“不写就出局”后的我越来越意识到成长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是写作社群,也是学习社群、投资社区,这里面是一群疯狂学习和践行的人,集中在大城市和国外,读得了英文白皮书,谈得了比特币区块链,事业上风生水起,生活上有钱有闲有情调。他们还在不遗余力地持续输入,高质量输出,投资自己,不忘成长。

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如果不是007社群里真正地与这些人对话,我可能只是会在人生的剩余日子里去北上广旅旅游,惊叹于大城市的繁华夜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然后回来继续过着我的生活,安详地看天上的白云。

大城市,是各种优质资源(人才)的聚集地,充满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

在租金最贵的写字楼上工作,会是什么感觉?现在的我不知道,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不经历就是不会知道。你不去试一试就是不会知道。

就像前年我第一次坐车走高速的时候,问了一个奇葩的问题:为什么这条路上没看到对面来的车呢,奇怪。很可笑的问题吧。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确确实实搞不清楚啊。

我猜,环境对生命的滋养,是无声无息的。

环境不同,造就的人也不同。

03“能够而不愿意”和“想要却不能够”

宝宝很快睡着了,而我却久久不能入睡。内心深处潜藏的暗涌慢慢地变成波澜起伏。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所以大多数人才会安于现在的生活。一直以来,环境和一部分头脑不停地重复告诉我,现在的生活其实挺好的。而我好像也真的相信,这样下去也挺好的。

毕竟这样我拥有一个确定的未来,或者只是看似确定。

跟老公视频聊天时,谈起这件事情。他安慰我,以后大城市的人都愿意往乡镇上去呢,就像美国一样。

那是大城市的人的选择。他们是有选择的,他们既然能够在大城市里生活,就一定有能力在小城市里生活。他们吃腻了山珍海味,想换点山野小菜、粗茶淡饭,自然情有可原。

而我,一个从来没去过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是不得不留在这个小县城里。我是吃惯了粗茶淡饭,脾胃承受不起山珍海味。

这显然差远了。

“能够却不愿意”和“想要却不能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舒适的生活麻痹了神经。但是我隐隐约约也知道这里面暗藏着危险。

内心还有另一种模糊的声音在回响:你不曾见过的风景其实是极美的,只是你却没有勇气去追求。它断断续续,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04尊重事实,尊重自己

不管怎么选择,最起码的态度就是尊重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自己去做决定。

只有承担后果不抱怨的人,才会懂得权衡轻重,懂得慎重,懂得负责任,懂得珍惜机会。

有一句话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够坚持。

但是我觉得,更好的做法是,站着走,顺便欣赏一下风景。走上坡的时候,低下头弯下腰;走下坡的时候,昂起头挺直脊梁。顺势而为。

如果实在认为这路不好走,或者方向不对,也可以半途而废的。

风景

这世间并不是只有一条路。选择人人都走的一条还是人迹罕至的一条,是热闹还是僻静,决定权在你自己的手中。

但是事实是,不同选择带来的差别很大,而且会越来越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