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题|我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活是什么?每天都在生活,却说不出生活的具体含义。要我说,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生活就是衣食住行。
民以食为天。要说我的生活,就先从“食”说起。
我喜欢清淡的食物,平时饮食习惯是低盐少油。
每天早晨一碗粥、一碟凉拌菜、一颗鸡蛋、一两片火腿或牛肉,便成了我最基本的早餐。一个月大约会有两三次改吃牛奶面包或豆浆油条,不过我还是喜欢吃清粥小菜。
我尤其喜欢吃粗粮。长时间不吃肉我不会想,隔一段时间不吃窝头我会馋得慌,因此被某人称为“窝头脑袋”。对于蔬菜,我不挑剔蔬菜的品种,只要新鲜就好。做菜的时候,能生吃或者凉拌的,就不加热;能快炒的,就不炖制,尽量减少叶菜的加热时间,最大限度保持蔬菜的原生态。
对于饮食我真的要求不高,而且食量也不大。我一直秉承“吃出健康”的理念,不会为了满足味蕾而暴饮暴食,多美味的佳肴也是适量就好。
穿衣方面,有人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这句话对我不适用。
我不热衷穿戴,衣柜里也没有多少衣服,应季的衣服有两三套就够了。
平时除了工装就是运动休闲装,除非参加婚礼之类的活动,才会勉为其难地穿上偏时装一点的衣服。我总觉得穿衣和性格有关,我认为我的性格就适合穿正装或运动休闲装,时装穿在我身上,总觉得不伦不类,感觉自己驾驭不了。就好像恬淡的鸽子如果配上雄孔雀炫目的尾羽,一定让人感觉很不搭。
说到“住”,人是漂泊的小船,家是温暖的港湾。从汉字的演变来看,老祖宗造字的时候就已经告知我们,“家”的本意是住所。从现在的家庭来看,住所也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
有一间朝阳的小屋,屋前有几丛绿植,屋后是清溪蛙鸣,这一直是我成年后的梦想。其实童年,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离开家乡后,许多年了,朝阳的房子还在,清溪蛙鸣没有了,因为家乡也在规划,好多自然的东西都不见了。
虽然我现在住得也不错,但田园梦依然在。多数时候不敢表达出来,怕某人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被别人认为凡尔赛。
“衣食住行”中的“行”应该是说出行吧。出行我首选步行,然后骑行,然后才是坐车。
每天早晨刷一辆共享单车,骑行一段以后再步行一会,是一种享受。这样的出行方式我已经坚持很久了,只是在过去的三年里,由于大家共知的原因,出行被时断时续地限制,感觉自己错过了很多风景。
真的是这样。当你步行在路边的时候,你会发现玉兰花长出来毛茸茸的小蓓蕾,此刻你会告诉自己,春天来了;你还会发现有一支月季花蹿长出老高,你会默无声地笑笑,称赞它真是一枝独秀。如果坐在车里,怎么会发现这些自然之趣呢?
行走是为了健康,行走也是为了不错过这些有趣的风景。
另外,“行”应该还包括旅行吧。我每年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去远方走走,看看与身边不一样的景致,体验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挺好的。不过旅行次数不是很多,每年基本两次。
日子就是这样,像山间的清溪一样,不紧不慢的过着。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大起大落,从春到秋,从日升到日落,不觉间已经过了几十年。
平淡,是生活的日常。没有哪一件事像股市的折线图一样,大起大落,也没有哪一件事,像F4方程式赛车的赛道那样瞬息万变,一切都好像是在预期的轨道上缓慢地运转,仿佛没有改变。可是一切又在悄悄地、真真正正地改变着,比如孩子的成长,比如我们的老去。但是,这些改变并不是在某个节点的突然改变,而是在时间或短或长的消磨中不知不觉地改变。
回望生活,不由得发出感叹,不变的是日常,变化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