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朋友,最值得让你深交?

都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有朋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是想拥有真正的朋友,又是多么难的事,所以才会说,一个人这一生能认识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朋友就足够了。
然而在和一些柠友互动聊天时,我发现有些人很容易陷入到一些误区中:
比如交朋友重量不重质,觉得一起吃过饭就是朋友了,结果结交了很多不适合做朋友的人,给自己找了一堆麻烦事;
又或者认为既然彼此是朋友了,那不管对方提了什么不合理的要求,自己都应该答应,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害怕会影响彼此的友谊。
这种择友的渠道和交友的方式,让你在日后跟他们相处时并不能真正体验到愉快的感觉,可是你又不得不一直压抑自己的不舒服。
也有一些柠友会向我倾诉TA和朋友之间相处的事情:
他们会问我:老师,如果你的朋友是这样,你们还能是朋友吗?
柠檬想说,当你的内心对你们的关系产生质疑,怀疑彼此能否继续做朋友时,其实你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你心中还有些不舍,以及对对方有种莫名的歉疚感。
但是跟这个人相处的痛苦就切切实实的摆在那,你没法逃避,其实想要避免这个问题最好在一开始我们要学会判断对方是否能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那该怎么判断呢?
其实,我们能否和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往往会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都趋于正向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和对方越来越亲密。
下面我来说说这几个因素:
第一、接近性。
回想一下,你交的朋友,是不是很多都是一个地方长大的,上学交的朋友通常是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和同事之间也容易建立比较好的关系。
这种距离的亲近性更容易激发喜欢的感觉,因为相比于远在其他城市的人,你更容易认识身边的人,见面联络更方便,维系感情也就更容易了。
第二、吸引力。
这个吸引力可能是对方的外貌、或者是对方的性格、才能,当你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某些吸引你的特质时,你通常也会不由自主的靠近他。
第三、相似性。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和对方的相似性多,代表你们会拥有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更容易理解彼此。
第四、我们更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就提到,我们的需求包括归属需要、被尊重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老是打击你、否定你,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这样的关系也很难让你开心。
以上的四点因素,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你都有潜在的好处。

比如接近性,可以让你少花费一些时间精力去经营关系,也因为你们接近,在你有需要时对方更可能帮助你;
而有吸引力的人,你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让自己得到成长;
相似性会让你产生被肯定、被理解的感觉,觉得自己做的、想的是对的;
而喜欢你的人,更会对你产生付出。
所以,我们喜欢一个人,往往是看在对方身上能否有所回报。
而对方是否愿意与你成为朋友,也是看是否在你身上得到回报。
这就是吸引的回报理论,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者与我们得到回报相关的人。
如果你在对方的身上得不到这种被回报的感觉,只是在不停的消耗,可能你需要考虑一下,你们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了。
虽说,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但是,想要长久的维系下去,也需要你们一起付出努力。
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想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微信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后台回复关键词【好朋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