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刚到办公室,打开书橱,随手抽出一本书,坐下翻读起来,是《聊斋志异》,犹记得作者曾自志曰“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屈原“山鬼”也说过,“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想起前两天于朋友圈见同学“丁春秋”老怪记下祖母讲过的鬼故事,心中不觉沉吟,世间其真有鬼耶?抑或类黄州者聊为托寄也?
鲁迅《祝福》里主人公说,关于鬼神之有无,他也不确定。谁又说的准呢?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证有,同样也不能证无。
我知道从时空维度讲,平行宇宙是存在的,宇宙构成中暗物质占比百分之七十以上,则神怪之说,庶为真在乎!
我小的时候,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一到傍晚,黑暗侵袭吞噬了整个村庄,乡村寂静的可怕,只间或能听到狗吠的声音,人们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多余的夜生活,最多一些老人常常聚在一起,聊聊过去的人物、谈谈家长里短、讲讲仙狐鬼怪。
最常听的鬼故事有专门吓唬小孩的“半截瓮”、专门勾人魂魄的“血老吉”和专门阻人归路的“鬼打墙”。西院的四爷爷已故许多年了,他活着的时候曾给我讲过鬼怪故事,尤其在农闲冬天的晚上,但我并不真的害怕,因为从没见过,只是在听的时候有些紧张,尤其是情节紧要处,常觉汗出气逆,惊恐难安!
直到有一次,从此再不敢听此类故事。
记得那是夏夜的一个晚上,村里漆黑如墨,天上倒是星河璀璨,我们都快要睡下了,忽听一声喊叫,赶紧跑出家门去看,发现胡同里挤满了人,听大人议论,原来是我们村一年轻媳妇,辈分比我高两辈,白天和丈夫生气,晚上又独自返回,路上招了“崇蛊”,也就是人们说的鬼附身,我们跑到他家门口,听到她在声竭力斯的喊叫,周围几个人拉住她,又有几个年老的在旁边或祷告,或劝说,或斥责。
被大人劝回家门口,好几个人都在对门大娘家的门楼底下,议论此事,其中有个尚未出阁的远门姑姑,她家也在这个胡同住,她说,你们知道她怎么哭喊的吧,我跟你们学学,说着就学了一句,不想这一下不可遏止,她居然全身发抖,扑喊倒地,声音不是原来的声音了,我们慌地轰然散开,我奶奶赶紧把我拉回家,告诉我祟蛊跑到她身上去了,并从厨房里铲出锅灶下灰烬,沿着外门铺洒下一条灰线,这可以阻挡祟蛊进门,让我在家别乱跑,说完就出去了。
最后怎么样,记不清楚了,总之之后,不敢再听类似的故事,虽然受到新式教育,对于神佛仙人,玄奇之处,常常满怀惊惧和敬畏。
立地三尺有神明,万不可使神鬼避之,天人厌之,亲戚畔之,远近弃之。做事莫做绝,做人莫欺心,生命本就卑微,皆是众生中平凡的一员,我们做不到提契天地、把握阴阳,也做不到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但我们可以追求啊,力争做到“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但做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