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和知足的心态去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人活着,都会遇到种种困境,有如一道道迷津横亘在眼前。真正活明白的人早已看透了生命的真相——每一种磨难都是生命的馈赠,你不能妄图依靠他人。
百花文艺出版社2022年7月推出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万般迷津,唯有自渡》,精选季先生不同时期的49篇散文。这些散文,记录了季先生一生中,无论悲欢离合,还是坎坎坷坷,抑或是平平淡淡中,保持生命的激情与热情,做真正的自己的淡定、从容和坚守。从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境由心生,人需要做自己内心的主人,人生需自渡。
这本书共分五个部分:万般滋味,都是生活;万物有灵,向阳而生;思想无界,行者无疆;勘探自我,心之彼岸;万里星光,一如既往。
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母与子》是一篇长文,写的是在自己母亲去世回乡奔丧时,家乡一个老妇人,干皱的面纹,霜白的头发,眼睛因为流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瘪了进去。她的独子因为在家乡无法生活,便撇下老母和妻儿外出当兵。曾给家里寄过一封信,说是要上前线打仗,此后便杳无音信。
这位老妇人和当时所有的农村人一样,以为在外见过世面的人能够知晓一切。那段时间她经常来看季羡林,都是为了打听自己儿子的下落。
直到季羡林离开家乡的前几天,这位老妇人终于收到儿子的信了。而村里唯一一个识字能念信的人便是季羡林。但是,这封信却不是老妇人儿子写的,而是同村一个和老妇人儿子一起去当兵的年轻人寄来的。而且辗转数月后回到了老妇人手中,告知她儿子已经阵亡,要她想办法去把儿子的棺木运回来。
知道老妇人经不起打击,季羡林只能编出一个善意的谎言安慰她:她儿子已经升官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来看她。
在文章的最后,季羡林写道:我们同样都是被厄运踏在脚下的苦人,当悲哀正在啃着我的心的时候,我怎忍再看你那老泪浸透你的面孔呢?请你不要怨我骗你吧,我为你祝福!
另一篇文章《表的喜剧》,写的是先生赴德留学初到柏林,由于人生地不熟,修表时没有记下修表店的地址。取表时走错地方引起的一连串生动有趣啼笑皆非的故事,着重刻画了一位认真的老表匠。在细腻的描写中,把德国人的古板、严谨、诚恳和友善展现得淋漓尽致。
季先生爱养小动物,尤爱养猫。这本书第二部分“万物有灵,向阳而生”中,有3篇文章就是写猫的。这些文字中,先生以细腻的文笔记录着自己和三只猫相处的点点滴滴,坦言与小动物们在一起,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这本书中,处处洋溢着一位可敬的老人对待万物的爱心、耐心和慈心,也难怪季先生待人处事的平和、朴实、智慧和友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以感恩和知足的心态活在当下,去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