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方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挂在我们小学教室里的一面标语。我最初接触到的只有教科书,理所当然的认为读好教科书,才可以上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我的成绩似乎上不了高中,对于我来说真是可望不可及。
自己初中以前的阅读主要集中在语文阅读题、作文书和《故事会》,等上了高中我才开始慢慢地接触到图书馆,但由于高考的压力和图书馆藏书实在太少,如此阅读量也是处于个位数字。
浅谈阅读方法直到我上了大学,学习压力大幅减少,我仿佛是鱼儿游入了大海,雄鹰飞上了蓝天,在开学的第二天早上就冲进了图书馆,从此沉迷其中,至今不能自拔。但由于自己阅读方法的失误,使阅读的效率有所折损,在这学期开学,首先看了几本关于提高阅读能力的书,《培根:读书增长能力》和《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等等许多书,今天特地将大师的阅读方法和自己对于阅读的感悟加以结合分享给大家。
我们小时候曾听说过“开卷有益”,仿佛每一本书对我们都有益,但书也分好书和坏书,好书使人积极向上,坏书则使人颓废堕落,这句话应是对那些不读书的人说的,是为了鼓励大家阅读。并不是每一本书都会我们有益,也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现在这个年龄段阅读,而且世界上每年都会有几十万本书诞生,我们阅读的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如此我们要确保自己阅读的每本书都有所价值,因为我们阅读也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时间。
我刚开始读书时,总是从一本书的开头直到结尾,基本上一页不落,这主要是由于自己在以前读教科书养成的习惯。后来,我发现有的书并不是每一段话、每一页都值得我们去读,如此我们阅读前应先打开目录,对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阅读即可,当然我们这需要根据阅读的类型来看,阅读是书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为书服务。像小说、散文等一类书籍可以用此法,而像数学、历史等有前后联系的书籍则不可用此法。
以前我很少带着目的性去阅读一本书,但后来听说带着目的性去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效率,此举可以让我们清楚为何要读这本书?我们究竟想要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什么?如此我曾带着“弱秦是如何战胜六国”的好奇阅读了《大秦帝国》,带着为何“做人要像杜月笙”的目的阅读了《杜月笙》传记,从而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获得感。当然读书的目的也不可太强烈,这样有可能会忽略文中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不是作者想要讲述的,但可能对我们却是价值不菲。
在大一第一学期的阅读方法主要是贪多求快,虽然阅读了将近100本书,但却鲜有收获。如此在第二学期开始做笔记,对自己有所影响和有感悟的句子进行摘抄,以便日后“温故而知新”,虽然阅读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收获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读书做笔记我最佩服的就是毛泽东,记得他曾说过“如果读一本书不做笔记,那就等于没读”以至于他读过的每一本书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以前阅读总是一本接着一本,不亦乐乎,但却感到收获甚微,感觉像走马观花一样。胡适的一篇文章,谈论到“阅读是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思想,而写作则是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一本书后,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丝毫的想法,那么这本书就等于白读了一样,如果有想法,我们需要将之写出来,并加以深度思考,才能对此吸收的更加充分,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我们阅读完了这本书。”
浅谈阅读方法我在大三以前阅读了不少杂书,却总是感觉毫无实际的功用,担心自己以后是否会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这也是“读书无用论”可以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心理很正常,读书只是手段,实践才是目的。“看书只能打开视野,解开思维盲区,但是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必须通过行动。”我们可以将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用来约束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行为举止。并不断关注自己将来就业形式的变化和前景,积极为此筹备能力。
这是我关于阅读方法的一点点感悟,大家可以对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大家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欢迎交流你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