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产品今日看点

需求

2017-04-10  本文已影响32人  挖泥巴
需求需求

作者介绍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
毕业于哈佛大学,同时拥有哈佛商学院和哈佛法学院颁发的两个硕士学位。《泰晤士报》将斯莱沃斯基评为50位顶尖商业思想家之一。《工业周刊》(Industry Week)将他评为6位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称赞他“很有可能会拥有如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时的影响力,成为其他所有管理思想家的标杆。”著有畅销书《发现利润区》(The Profit Zone)[入选《商业周刊》年度十佳著作]、《价值变迁》(Value Migration)、《微利时代的成长》(How to Grow When Markets Don’t),以及《战略风险管理》(The Upside)[入选《金融时报》2007年最佳商业书籍]。斯莱沃斯基也在《华尔街日报》和《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文章,并且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微软CEO峰会、TED、财富CEO年会以及其他许多活动中被聘为特邀演讲嘉宾。
自1979年起,斯莱沃斯基便开始担任财富500强公司的咨询顾问,咨询领域覆盖各行各业,从零售到制造,从医疗到教育,从风险投资到金融资讯。
现为奥纬国际咨询公司(Oliver Wyman)的合伙人,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金融行业策略和风险管理的著名咨询公司,它的客户涵盖了全球100家顶尖金融机构的大多数。

卡尔韦伯(Karl Weber
商业和时事作家。
曾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多本著作上合作。
合作伙伴还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mmad Yunus)和洛斯酒店(Loews Hotels)CEO乔纳森•蒂施(Jonathan Tisch)。


需求,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的核心使命就是去满足自己用户的需求。
企业应该尽可能引导用户而非改变用户习惯,用户不需要的需求是不可能被创造的。我们能够做的最多是洞察出哪些用户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的需求,然后做出产品呈现给他们,激发他们的需求,这是创新最广阔的空间。

第一部分 打开需求的黑盒子

第二部分 成功创造需求的6大关键

魔力,创造无法割舍的情感共鸣

魔力M=卓越功能F*情感诉求E
一款魔力产品必须拥有卓越的性能:好用、价格实惠、方便省事、减少麻烦。但是,我们一再强调,功能本身并不能创造出魔力。
形成魔力的六大行为方式:
1.伟大的需求创造者,能够减少或消除产品与服务中的不便、最贵、令人不快和厌恶的种种问题
2.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懂得如何调动起客户情感上的兴奋度,来强化卓越的产品性能
3.为每一位员工赋予创造需求的力量
4.拥有足够的胆识,能够认真听取顾客的建议
5.总是孜孜不倦的实验者
6.伟大 的需求创造者对其自知的独特性备加保护,所事情做对,要比把事情做快更为重要。

麻烦,解决顾客没开口告诉你的困扰

背景因素,看似无关的因素左右产品成败

激发力,让“潜在”需求变为“真正”需求

45度精进曲线,缓慢的改进就等于平庸

产品在首次发布之后不断改进速度和频率,这个变化轨迹就可以被看成是精进曲线。精进曲线越陡峭,客户就能从中受益更多。有些产品的提升轨迹是以平坦的5度向前发展的,而另一些产品则以强大的45度角向上攀升。斜率越大,现有客户就会越满意,也越容易吸引到新客户。同时,还能向未来的竞争对手发出令其却步的信号。

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类顾客

第三部分 完胜市场,就在最后两步

产品发布:不要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提高产品发布的思维方式

  1. 具备进行致命缺陷搜查的本能动力。
  2. 启动组织内部的竞争
  3. 充分理解“以模仿而实现独特性”的价值
  4. 永远铭记对产品进行情感化处理的重要性
  5. 拥有独特的组织方程式
  6. 在信心与畏惧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
  7. 在现实世界中,成功的发布会不会是一天、甚至一个月的工夫

产品组合:持续创造强劲的新需求

第四部分 未来的需求在哪里

其它

本书“需求”一词,其原文为Demand。而国内的产品从业者的“需求”却是Requirement,这二者的区别?
Demand的释义为“人们对特定物品或服务的需要或渴望”,Requirement则是“某人需要或提出要求的东西”。相比之下,Demand一词更偏向于人们内心的渴求,而不是明确的索求。

本书将创造需求的过程拆解为几个要点:从日常生活的麻烦事里面提炼需求;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产品魔力;构建与产品相配合的背景因素和条件;寻找那些触动人心、激发购买行为的力量;打造陡峭的产品精进曲线,以甩开模仿竞争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严把产品发布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