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以武辅仁
以文会友,以武辅仁
《三国演义》十大巅峰对决
莫相依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总是没有选择之余地!明知是万劫不复,也要去履行一种义务抑或是去维护一种尊言!不能退缩,不然你会鄙视自己的生命……
俗话说,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请跟随在下一起走进那荡气回肠的时光,观那段金戈铁马,品那段峥嵘岁月。
闲话不谈,一起走进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吧
1,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前,奉先将军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 外罩百花枣金大红袍,手持方天画戟,胯下千里赤兔,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十八路诸侯全都缩首如龟。危难关头,地位最低的步弓手张翼德挺身而出,大战吕奉先,紧接着关公加入阵营,最后大哥玄德公也跃马上前,最终吕布撤退了。此战,成就了吕布的无敌之名,也让桃园三兄弟声名鹊起。可以这么说,此战赢得漂亮,输得光彩。没有真正的输家,是双赢的结果。
2,子龙初战斗文丑
这是赵云首次出场,子龙一出惊艳全场。此战,对方是久居盛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文丑。袁绍最得意的上将。此次交锋,赵云初生牛犊不怕虎,手持龙胆亮银枪,身披白袍白甲,俘获了无数女性读者的芳心。虽初出茅庐实战经验不足却毫无惧色,可谓艺高人胆大。
3,典韦四战许仲康
当力量型选手碰见力量型选手,再没有多余的花里胡哨,只有拳拳到肉的碰撞。三国所有的猛将中,典韦和许褚是耐力是最好,战斗时间也是最持久的。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见面开干那是必须的。两人三天内打了四场,每一次都是不分胜负,实力确在伯仲之间。
二人都属于力量型战士,典韦光明磊落。许褚憨厚朴实,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二人都成为曹操身边最亲近的护卫之臣,可惜典韦正直壮年,魂归宛城,惜哉痛哉。
4,孙策大战太史慈
当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那势必发生载入史册的镜头。小说原著中,对孙策太史慈的这段打斗描写格外细致,从人物的心理博弈,到实战中各自相争,把整个战斗场面写得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雄,也都久未遇到如此强劲敌手,正可谓英雄惜英雄,刚交手就顿生惺惺相惜之感。一番打斗之后,彼此间除了敌意的同时多了几分敬意,这也为之后的太史慈投诚孙策埋下了伏笔。
从此太史慈得明主,孙伯符遇良将。可惜的是,正当三人(后面的周公瑾)携手开拓盛世的时候,两位英雄均天不假命,在壮年之时早早仙逝,只留下周郎独木难支。或许只有神亭岭上的黄土还记着他们的故事吧。
5,关羽大战老黄忠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公平正义的一场单挑了,交战双方,关云长自负孤傲,黄汉升忠义感恩。双方都想以最公平的方式,最尊重对手的干掉对方,双方都不愿意占任何便宜。先有关公能杀不杀,只因非战败,实马之败也(关公的赤兔马占了黄忠的便宜),所以,关公放了黄忠,此乃能杀不杀。再是黄忠能射不射,只为报昨日之恩。对于黄忠而言,以62岁高龄能和天下无敌的关羽(关羽当时47岁,巅峰时期)战斗到这种地步,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三天的激战,两人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可谓是整个《三国演义》最绅士,最仁义的决斗。惊叹于二人的武艺,佩服于二人的人品。只是如此客气下去,谁也舍不得杀谁,谁又不可能投降,那怎么分胜负呢?还好长沙太守韩玄站了出来果断作死,最用被魏延所杀,黄忠所保的主子死了,战斗也就自然不存在了,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从而相对圆满的结束了这次比拼。同时,蜀汉阵营又新添一员虎将。玄德公正式凑齐五虎上将……
6,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