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放下执念,挣脱羁绊,愿你也能活的洒脱
一口气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确实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思考,也值得我们多次研读,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在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
01.人能不能获得改变
图片源于网络以前也总认为“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些东西是生而带来或从小就形成的,想要改变,恐怕很难。但读了这本书后感觉通透了不少。如果一切由过去决定,我们注定会囿于自己的死胡同,那接下来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文中的青年小时候时学习很差、相貌丑陋,经常被父母拿来与优秀的哥哥作比较,自卑、敏感始终萦绕在他身边。他也渴望能成为一个侃侃而谈的人,更渴望能得到他人认可,但自卑情结在心里作祟,导致他永远也踏不出改变的那一步。他就像是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痛苦和缺陷,仿佛一拿掉套子,自己的伤疤和脆弱感就完全被暴露了出来。
但正因为厌恶这种无力感才更应该想办法改变自己不是吗?一再逃避只会让自己更加怯懦。无论多么糟糕的过去已经是客观的事实,能决定现在的只能是你自己。
02.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图片源于网络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做到“课题分离”。所谓“课题分离”就是学会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比如,很多父母都会用强迫性的手段去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甚至去干涉他们的兴趣爱好。这就违背了课题分离的法则,学习本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而家长的课题则是引导和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随时给予帮助。就好比是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一样的道理。
但“课题分离”也需要被辩证看待,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无法真正地做到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只需掌握如何更好地去处理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即可。
03.如何获得幸福
图片源于网络让过去的成为过去,拥有自我接纳的勇气。既然我们能够降生在这个世界,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尽管我们面临了太多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可变的是我们的主观世界。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并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幸福也许就在某个转角处和你撞个满怀。
在对他人的贡献中找到自我价值。这里的对他人的贡献并不是指一味地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过度自我牺牲的人称为“过度适应社会的人”,这样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准则”里。这里的贡献是指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对他者的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件利人利己的事。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学会分清楚自己的课题,你能做的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在意他人的评价最终会让我们活在他人的人生中,所以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了“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有了这种勇气,那么你离幸福也就更进一步了。
图片源于网络生命只有一次,何不让自己活的洒脱一点呢?如果想要改变,那就趁现在,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至于别人怎么说,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