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伙伴对谈“对孩子的期待”

2022-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绿水情绪疗愈

今天回家,我问姐姐:

早回来的这段时间,有没有看手机?

姥姥说,没看,写作业了。

我说:我给你点赞,真喜欢你,一回来就写作业,那写完了吗?

她说:写完了!今天作业超级多!

我:那恭喜你,一会儿刷个碗,刷个牙,你就能看手机了。

(半小时,要兑现诺言)

但是她现在还在做手工,没着急看手机呢。

慢慢体会这种感觉,我还是挺满意的。

说到看手机,以前也看,但是一边看,一边内心不安,看到我就赶紧藏,看到姥姥也赶紧藏。

姥姥给她看的,姥姥拿手机讨好小孩,但是姥姥又唠叨她只知道看手机,手机瘾严重以后怎么办吧啦吧啦……

所以我猜,她是一边看一边难受的。

现在,看手机是奖励,是光明正大的。我会宣布这个奖励,姥姥也认同这个奖励。

全家都允许的,是阳光下的授权。

带来的心理机制不同吧。

继续观察。

我妈是这样的,给孩子玩,也不会让她痛快的玩,而是让孩子痛苦的玩。

因为她的内心也是纠结痛苦的,她想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她又知道沉迷手机不好,所以她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呈现出来那样的状态。

孩子也承接了,一边想看,姥姥也让看,一边害怕,因为姥姥会指责否定她看手机的行为,孩子是痛苦的,困惑的。

所以,现在挺好的。

伙伴:我觉得我内心还是有太多的不甘心,虽然表面上也还行,但是内心不坦然。

我:嗯嗯,我家还没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到时我怎么样。

我外甥的话,目前我们全家的目标就是,一本最好,二本也行,实在不行读个大专也可以。

鉴于之前的手机瘾这么严重(真的是从早晨抱到晚上),现在调整手机瘾是关键要务,成绩还不是。

如果将来她成绩上去了,手机瘾也解决了,我们的目标可能就变了。

你家泡泡一直很优秀,是学霸级别的,期待高也是自然的。

总结,本文表达两个观点,第一,孩子现在的变化,我很开心,分享给大家。

第二,每个家庭对孩子期待不同,这个期待也是基于现状的。每个孩子现状不同,当然期待不同。

现状是学霸,当然希望他保持优秀。

我们现状是手机瘾严重,能解决手机瘾就很高兴了。后面的成绩是后面的事情。

当然也有的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有的人目标一直是一本,不会因为现状而改变。

都可以,都可以,这就是世界的绚丽多彩,有各种各样的活法。

最近流行一个词“松弛感”,对号入座,感觉我就是活的比较“松弛”的人。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区交流,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样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