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古代中国文明研究(2)中国和西方农业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人  夏光草木
三国耕地砖画

        我认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国外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第一,中国的地理形态和西方国家不太相同。中国的农业在长江和黄河地区最早发展,河姆渡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都能够证明原始人进行的农业活动丰富多彩。

        黄河地区泥沙冲积平原比较多,土壤肥力大,能够支持旱作物的生长,而长江地处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地理上多为平原,对于喜温的阔叶植物以及稻子的生长更有益处。这一南一北的两个自然资源优渥的农业发源地,组成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发展的强大基础。而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以充足的灌水和阳光条件培养出来的农业作物,在多山地和湖泊的环境下不容易有更好的生长环境,不能大规模快速发展。

        第二,中国驯化的作物的种类和西方有所不同。中国训化了稻子、粟类比如小麦和玉米,又培养出很多适应可以种植的野生植物,而西方缺乏很容易训化的谷类作物。早期美洲农民花了很多代来培养玉米,造成玉米在美洲大面积广泛传播。

        第三,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与西方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喜食热食,在河姆渡遗址里就有火加工稻米的遗址,而西方人喜食冷食,对于农业上的熟食作物的驯化要迟于中国。

        中国人训化了桑树和蚕,从而一方面过渡到了城镇生活,大量对于桑树的种植农业的开始,也带动了人们对于其他树种的探索,西方当时没有桑树的大量种植。同时中国在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发明了很多农具,在夏商出现青铜,春秋时期出现铁器,农具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进化有很大的挂钩。

        第四,社会制度对于农业的影响。中国强制性统治对于农业的把控程度是很大的,鼓励大量人数进行农业种植,中国的农业生产量很大,人口基数也非常大,西方世界没有大量的人口,种植园制度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率很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