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每到中秋我都会想起故乡,那被翠绿包围的岛屿一样的故乡,脑海中油然浮现出中秋之夜故乡上空的明月。
我的故乡在淮北平原。那是一个我的先辈们一辈子都很少走出过的广阔平原。小时候,屋前的田野里主要生长两种植物,小麦和黄豆。春天里麦浪翻滚,秋天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豆叶。
在农村,中秋节是介于两个春节之间的最盛大节日。小时候除了盼望过春节,我和小伙伴们最盼望的就是过中秋了。盼望过春节其实是盼望有好吃的和放鞭炮、放烟花,盼望过中秋则是盼望吃月饼和放火把。
受经济条件限制,那时候过中秋一家只买一斤月饼。到了晚上,吃过晚饭之后,父亲会把一家人召集在案板跟前,用平时切菜的大刀,把每块月饼分切成四个小块,让我们捧在手心里,一边吃还一边给我们讲故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关于牛郎织女的。不过父亲讲的内容与长大后所看严凤英演的《天仙配》在情节上并不一致。很可能父亲讲的是最原生态的民间传说吧。
父亲说,多年前的某个夏夜,月明星稀,有个叫牛郎的农村小伙子,偶然发现有7位织女在离村庄不远的小河里洗澡。牛郎家里穷,一直没讨到老婆,于是心想,这些女孩如此漂亮,要是有哪一位能给我做老婆多好。可是又一想,她们怎么可能嫁给我这个穷小子呢?忽然,牛郎灵机一动,有了办法,他趁仙女们不注意,把一件衣服悄悄地偷走了。等仙女们上岸准备返回天宫,有一位织女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衣服,因为耽误了时辰,不能及时归天,最后只好嫁给了牛郎。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织女为牛郎生了一对儿女。后来因为天命,织女不得不重回天宫,但临走时织女告诉牛郎,他们以后在每年的七月七号都会有相逢的机会。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年的七月七号晚上,人们都能看到牛郎挑着俩孩子上天去见织女。为了让他们一家团圆,喜鹊还会为他们搭桥。父亲讲得绘声绘色,中间还不时穿插着提问,让我们的大脑里对曾经的某个夜晚充满了唯美的想象,以至于听完故事后我们还会傻乎乎地心想,是否某一天自己也能像牛郎那样,遇到仙女下河洗澡呢。
吃过月饼,听过父亲的故事之后,我们盼望已久的另一个节目登场了,就是放火把,这个节目完全属于我们自己。
火把是父亲提前扎好的,就一个,由老大扛着,其他兄弟姐妹跟在后面。火把的主要材料是两米多长的高粱杆,总共有差不多十根,用麻绳一节一节地捆着。在捆火把的过程中,父亲会在火把的中心位置添加些烂麦秸,以保证火力的连续和旺盛。有时候,为了增加乐趣,父亲会在火把的顶端塞上一两个鞭炮,好让静静燃烧的火把突然间爆出巨大的响声。
我们一般是在家门口的路边点亮火把,然后顺着大路走向田野。
当我们举着火把行进的时候,会发现远远近近已经有人在放火把了。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灯,明亮的月光下,到处是一团团移动的火把,而且还能听到说话声,那场面简直比正月十五的放烟花还热闹,令观者动容。
偶尔,不同村庄的孩子相遇,彼此会比试谁的火把长,谁的火把亮,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变成输了的一方直接用火把攻击人,吓得获胜者丢下火把逃跑,或者,挥舞起火把进行反击,终于演变成两个村庄的孩子们纷纷参与的武斗。
父亲从不允许我们走远。走到田野深处时我们会停下来,甚至会把所剩不长的火把支起来,放在田头的地上,一边看它燃烧,一边到地里摸摸豆荚的饱满程度,然后连根把豆秧拔起来。用父亲的话说,这叫摸秋,会带来一年的大丰收。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故乡在建成纵横交错的沟渠之后,就放弃了种黄豆的千年传统,改种了水稻。进入本世纪之后,故乡不只是进行了道路改造,更是在村口和村与村之间的主干道上安装起了明亮的路灯。所以,即便现在重回农村,重扎火把,想体验一下当年放火把的那种感觉,也只能是痴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