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

2023-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里拉说

进度:

1、本月第2本,理财系列已读26本(年度计划24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3年目前共计已阅读43本(计划50本)。


赶进度中,因此,继续看短篇比较能实现目标。

但,看这本书,其实也有挺意外的意外收获,那就是,竟有种回到初中时代的错觉,稀奇吧?我觉得挺稀奇的。

比如这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立马就想起当时的语文老师说了句:“你看,这种废话,鲁迅这么说就是名句,你们就不行,我也不行,非要他这么说才行。”

说完就笑,全班人也都跟着大笑。

那个老师姓甚名谁我不记得,长啥样也忘了个一干二净,但这句评语,却在看书的时候突然跑进脑子里了。

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长妈妈》两篇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嗯,是怀念的味道吧。

其次,就是看完更新了一个记忆点。

即,原来鲁迅本来不叫周树人,原名是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才叫树人。我不记得当时课本里是否提及原名,但我记忆里就只留下了本名“周树人”。

也,算一个收获吧!

然后,就是看本书过程,已经能体会读书时期体会不到的鲁迅的幽默。

学生时代也许有像“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幽默点,但真对他的幽默的感受,是很不明显的。

但通篇读《朝花夕拾》下来,虽然文中经常也有一些夹杂的类似文言文的句子,但却是常常能看到他的幽默感的。

比如讽刺庸医那个,开药方要蟋蟀一对,居然还要原配夫妻?!

鲁迅也很疑惑,于是就说,难道改嫁或再娶的,竟连做药的资格都没了?哈哈,简直要笑死我!!!

哦对了,《朝花夕拾》我是早就知道了的,但我知道的却是四个字的妙,却大概是不知道这是一本书的,而且还是鲁迅的。

本书里也解释了,原名其实不叫这个,而是叫《旧事重提》。

这也很妙啊,从“旧事重提”四字,到“朝花夕拾”,鲁迅这脑袋瓜,真真是厉害~

最后,就是看这本书,基本了解了鲁迅的生平。

导读里也提了,全书20篇文章里,虽然各自讲述一段回忆,但却也能串联起来,如此,边形成了一本散文集。

从本书里呢,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国家从文言文转白话文的过程,因为鲁迅的这些文章里就是二者皆有的,虽然还是白话文要多一些。

我记得有一段他讲述自己誓死要捍卫白话文,言辞很激烈,可见,在书面的言语上,转变也是没那么容易。

最近我不是在看历史纪录片《中国》嘛,不知道是否因此影响了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里,也总会能感觉鲁迅每篇文章的时代变迁。

无论是从他家境的变化,还是弃医从文,穿插寥寥的那些生活里的叙述,读来也很有近代当时的情景,很是难得~

我想,多看看这些,也许对我的日更会有帮助。

如果这样,那,为了赶进度而买来看的这些书,许是比以往看得那些都更有意义的吧?谁知道呢!

但不管怎样,赶进度也有赶进度的好,比如,虽然有时间紧迫感的存在,会导致没有停下来过多思考,但总好过没紧迫感的情况下,看三天歇两天,一本书要几个月才看完的好吧!

这是本年度第43本书了,看了下日历,本年度还有剩下8个周日,这么算的话,我的进度是赶上了的。

不过,就好像我爬山一样,总还是得留出一些“容错空间”。于是,接下来我还是得继续赶进度,赶嘛,书嘛,早读好多晚读。

况且,早读,才有机会早日重温不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