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穿越原野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3329/b54c3d3a3befba4e.jpeg)
——读双雪涛小说集《飞行家》《猎人》有感
春节放假在家看了作家双雪涛的两本小说集《飞行家》和《猎人》,还挺好看的。书中故事书写方式比较奇特,很多时候出乎读者预料之外,不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就是感觉挺好看的,也许这种迷惑与喜欢相互杂糅的情感,就是文学的魅力之一吧。
双雪涛在小说集《猎人》一书的序言中写到,“我忽然感到死亡的恐惧……每当这个时刻来临,我的精神都会战栗,从而抖落一些灰尘,他的活力在虚无中涌起,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渴望文学,渴望在艰辛的工作中赋形。我才知道了,正是我的胆怯才使得他骁勇而且贪婪。”
他又说,“爱的起落无常,凡人的工作有序,所以只能在似可把握的次序中活下来,使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不致失散。”在这里我感觉“爱”也可以换成“心”——每天,人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与其说是爱的起落无常,其实更是心的起落无常、不停变动。在各种内外在境遇变化流转刺激下,我们的心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愉悦、一会儿无聊、一会儿焦虑、一会儿空虚、甚至一会儿绝望。虽然人的内心情绪体验变化万千、如河流一般川流不息,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被它牵着鼻子走,一方面清醒觉察、勇敢接纳内心情绪状态的变化,一方面坚持按照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去采取外在积极行动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如此才能“在似可把握的次序中活下来,使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不致失散”。
作为作者双雪涛来说,他通过写作一篇篇非常独特原创性的小说来表达心中所爱,来降服心的起落无常,使自己的心灵与生活都能得到秩序与安顿。而作为读者来说,则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来参与文学生活,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妥与抚慰。
双雪涛在一篇名为《预感》的短篇小说中,借助奇幻星球最后一个幸存的外星人说出了一句话,“魔鬼害怕他不存在。”这里的魔鬼显然是在隐喻人类。我们每个人不由自主来到这世上,存在一段短暂时光之后,又不由自主地消失;就是在世间存在的短短几十年,我们的命运很多时候也受限于文化、社会、环境及他人,而不能自己完全做主。
面对存在的束缚、荒谬、痛苦、短暂、失落以及无可避免的巨大迷茫与不甘,大多数人最害怕的也许就是自己有朝一日不存在,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活下去、追求所谓的长寿乃至永生;而奇特或者悖谬的是,面对当下时光,很多人却习惯成自然似的、无所事事混日子、熬光阴——一方面害怕死亡的虚无和自我的不存在,另一方面更害怕背负活着的挑战与责任,于是就只能进退失据、选择浑浑噩噩混日子、磨洋工。死到临头终于蜕变成了一头内心恐惧无比、心智早已失常的“魔鬼”,带着满心的恐惧、遗憾、虚妄、挣扎和对自我存在的不甘而逝去。
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好好自我反省,紧抓当下采取积极行动,努力承担起自我人生责任、家庭责任与工作责任,负责担当、向上向善地好好活下去。如此一来,你生活的每一刻便成了自我存在的显现与证明,你的每一刻都充实无悔、踏实透亮,你的内心喜悦自在、心有所归,在时光的自然流逝中不再畏惧死亡之虚无,不再害怕自我的不存在。
双雪涛在一篇小说中还写了一句话,“生活不是穿越原野……”我很受触动,生活当然不是穿越原野,生活或者人生比穿越原野要难成百上千倍吧?但也并非无章可循,其关键就是要每天尽量清醒觉察、接纳自我那颗千变万化之心,接纳心的起落无常带来的痛苦、焦虑、无聊、纠结、亢奋、空虚、绝望等万般滋味,不抗拒、不逃避、亦不陷溺于心的千万感受之中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外在持之以恒地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坚持在事上磨、在事上练,通过严谨有秩序地工作、生活、通过存在于世这段时间来不断锤炼、提升、完善自己这颗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3329/2a8a60a5e1956fa3.jpg)
已故伟大学者杨绛先生说过,“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经过锻炼才能炼出纯正的品色来。”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也说过,如果我们去世时灵魂比出生时哪怕提升了一点点、豁达了一点点、勇敢了一点点、善良了一点点,那就是成功,那就是存在的终极意义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着也许比穿越原野难得多;但既然好不容易活一回,就要鼓足勇气、勇敢战胜内心万般感受束缚与外在千般限制,不断通过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来活出心中美好,通过向上向善的工作成绩来彰显自我存在,来对抗面对死亡的虚无和恐惧——“在似可把握的次序中活下来,使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不致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