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

纸币交子的流通

2020-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单狐山主

北宋交子的发行、流通标志中国历史上真正使用纸币的开始。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纸币的货币,如汉武帝缘以缋的方尺白鹿皮价值为四十万,唐代出现的飞钱,另外,唐还有一种柜坊,可以作为票据在市面流通转让,商人以现钱交易不便,将钱存入柜坊,换取票据,这种票据和飞钱都属于兑换券性质的。

交子或者起源于飞钱,或者起源于唐柜坊,演变到宋朝,就变为交子铺,组织同业会,最后由政府接管发行。交子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北宋商业发达,流通轻便货币已势在必行,而当时的货币制度混乱,如四川用铁钱,体大值小,交易不便,大铁钱每千重25斤,小者十余斤,一匹罗卖两万钱,其钱得用车载。

交子刚刚产生,发行较为自由,根据商品交易的需要由商人出具“收据”形式的楮券,此券两面有印记,密码花押,朱墨间错,券上无交子字样,临时填写金额,属零星发行。

真宗时,张咏镇蜀,设贸易券契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65年为22界,称为交子,由富商16户主管发行,随时可以兑换。券上有图案、花纹,兑现时收工墨费30文。交子铺在各地设有分铺。后来这些富户破产,无力兑现,遂由官府出面干预。

应四川转运使薛田与张若谷的请求,宋天圣元年(1023年)设益州交子务。二年二月,始发行官交子,一切技术规定都仿照私交子。以770文为一贯,开始发行一贯到十贯,后改为五贯、十贯两种,并规定比例,八成是十贯的,二成是五贯的。

熙宁元年(1068年)又改为一贯至五贯两种,规定分界发行,三年为一界,界满以新换旧,发行限额为界1206340缗,但各界数额不一。凡发行一界交子,需备本钱,又叫“钞本”, 36万缗,占发钞限额的百分之二十八强。

交子的兑现,发钱为主,亦有用金、银和“度牒”的,(度牒是宋代发行的一种特殊的证券,,它本是政府发给和尚的一种身份证,因做和尚可以免除许多捐税,所以度牒能卖钱。宋朝遂以发行“度牒”作为筹款的一种手段)。交子用铜板印刷,板画图案精美,三色套印,在世界印刷史、板画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为防止伪造交子,立伪造罪赏如官印文书法,私造交子纸者,流放、发配、定刑。由此看出,交子已由官府垄断发行,成为国家发行的纸币。

宋崇宁大观(1102-1110年)年间,把交子改为“钱引",崇宁四年(1105年)印刷,在四川以外各路发行。大观元年(1107年)正式改交子务为“钱引务”。其钱引印刷最为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南宋初,曾在临安设立交子务,发行交子后,因管理不善,改为“关子”。“关子”初为汇票性质,绍兴元年(1131年)婺州屯兵,运钱不便,于此州召商人出现钱付以关子,商人持关子可在榷货领钱,也可领茶叶、香货钞引(即贩茶、香货的许可证),其中专门兑付现钱的叫做“现钱关子”。

这时民间还通行一种“便钱会子”,又名“便换”。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为官办,开始施行于两渐,后来通行于两淮、湖广、京西各路,成为法定货币。会子面额有四种:以一贯为一会,后增发200文、300文、500文等三种,三年为一界。

后来吴玠在河池发行银会子,贾似道改作金银会子。另外,还有些受到地区限制的纸币,如四川用的钱,又名“川引”;淮南用的交子,则名“淮交”;而湖广用的会子,则称“湖会”。

交子发行不久,便成为官府弥补财政不足的工具,自绍圣(1094-1097年)以后,增印交子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四川交子印数已无限额。

时至南宋,情况更为严重,为支付庞大的军费,满足皇室的挥霍,滥印交子,绍兴七年(1137年),三界并行,发行额达3100多万缗。绍兴三十一年(1246年),流通中的会子已增至605000万贯, 18界会子200贯还买不到一双草鞋。交子、会子实际上成了不能兑现的纸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