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臻作

窅娘

2020-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窅娘

她只是一个小舞女,姓甚名谁,家人父母无从考证,查很多的资料也难觅芳踪。也是,浩瀚的历史,有名史记载的奇女子多了,哪有她的容身之地。

褒姒  为博一笑,烽火戏诸候

王昭君马上出塞,泪挥故国。

杨玉环回眸一笑,众颜失色。

花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传奇

李清照诗词绝妙,不输男儿

……

即使封建王朝更换千年,女子美妙的身影也会把厚重的历史,点燃些许亮丽。

这亮丽,有她的背影,惊鸿决然地一划而过,漆黑天际,是不是也曾动容?

《子夜歌》里唱,“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  ,凄艳绯恻,可惜不见真身,是直通幽冥的女鬼。子夜歌声,穿透深宅。

女子们,心心愿意的,还是期望遇见心仪的郎。她从千年走来,也不例外。烟花点燃离去的那一刻才绝美。

只能叫她“ 窅娘 ”了,因为只有这两个字才能找到她的踪迹,蜻蜓点水般。时间闪回五代十国时的南唐。

那是个动荡起伏、兵伐混乱的年代。不过北方的战乱,还没有影响南唐几十年的江山,作为第三代南唐国主李煜,与他心爱的大周后,痴情艺术、沉迷书画歌舞。彼时南唐各城市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江南到处亭台楼阁,市井生活花样百出。

周边诸国摩拳擦掌,北方战乱,富商文人及墨客们纷纷过江南逃,汇聚于此。

窅娘的母亲原为回纥后裔,随西域使臣来到了江南,嫁给一汉族乡绅。后来,父亲病逝,年幼的窅娘,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给大户人家做洗衣缝补,她则采莲为生计。

混血儿的她,生得漂亮,身形柔软,很有舞蹈的天赋,好在被人发掘,送往苏州辛苦学艺,后来到了金陵,宫里的嬷嬷选中了她,(类似现在的星探)16岁时进了宫中舞蹈队,作了宫庭的舞伎。她天生就是舞蹈的精灵, 舞姿翩跹,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成了领舞。

窅娘,早就知道李煜的大名。16岁的她,终于见到了心仪的王,内心喜悦无法言说。李煜见她像貌与众不同,头发浓密而卷翘、鼻粱高挺,睫毛细长,双目深邃,顾盼有情。为其赐名“窅娘”。

“窅” 字的词义就是眼晴凹进去。

她要把自己精心自创的舞,《采莲舞》跳给他看。 为了让舞姿更像莲花初放,她用白色的丝帛将脚裹成新月的形象。让它看上去如莲花之瓣,纤细小巧。

宴席正酣,李煜和他的周后,耳鬓厮磨,情意切切。 笙歌奏响,盛装的窅娘来了,款步升莲花,移动若凌波。她舒展肢体,俯仰摇曵,身轻如燕,舞姿灵动……  音律渐高急切,她俞发激情流露,旋转伸足,翩跹又魔幻。 她是舞池中心的莲花仙子,李煜看得呆了,大为惊喜。艺术是相通的,他想到了王昌龄的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她是后宫的舞蹈家,大小周后对她跳舞的天份叹为观止。

为了让窅娘的舞蹈更加美丽,李煜忽发奇想,命人打造了一个高六米的纯金莲台,金子铸成的八瓣莲花,工艺讲究,造型宏美,以青铜柱支撑。送给窅娘专门在莲台上起舞。从此,每年七月七李煜的生日,澄心堂中富丽堂皇的庆典,她的金莲舞是压轴节目。

他喜欢看窅娘的舞蹈。 那是另一种灵动的艺术,是一种享受。窅娘感念这份 “ 知己 ” 般的待遇,更加刻苦练习。她家境贪困,幼时受苦。如今却能在宫里相伴外形儒雅,温润如玉的国主。此生足矣!

李煜来到,她就激动不巳,为他舞蹈,从内往外焕发着激情,腰枝扭动,摇曳翩翩,玲珑小脚,足尖点点,她的眼波顾盼生辉,旋转在李煜的眼内,他亦有失神和陶醉。

为她曾作过一首诗,也是仅此的一首

“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

他与她眉目传情,心领神会,互慕之情,油然而生。秋波,是形容美人的眼睛明亮美好,清澈如秋水。横欲流,是形容心中之情几乎要流溢出来。

这是那个场景一刹那的真实情感。只不过 “宴罢又成空” ,终究没能“ 一亲芳泽 ” ,只能梦里相会了。 他是感性的,但并不滥情,懂得“发乎于情止于礼” 。 他的心里装得是娥皇女英姐妹俩,恩爱留恋不用怀疑。

窅娘,更像他身边该呵护的艺术品。她和她的《金莲舞》就是这宫里的珍宝,起舞时,惊艳夺目。

暗恋,自不用说,窅娘知道李煜对她只是欣赏,看着后主与周后的琴瑟和鸣,吟诗作对,她更觉这个男人的高贵。

那是段富贵荣华、莺歌燕舞的好时光。

窅娘是后宫的舞者,“碧落今宵难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 。在南唐的宫中,她跳了八年舞,与大小周后情如姐妹, 娥皇去世,她哭得死去活来,泪水中浮现当年排练金莲舞的场景,娥皇是她的艺术顾问,每日形影不离,编排《霓裳羽衣曲》。

可惜的好时光只有十年。

虎视南唐多年的宋军,终于发兵了,十万大军,突破长江,进驻汉阳。金陵城告急。 城内军民几十万人殊死抵抗,攻了大半年不下。破城是早晚的事。

寒冷的冬夜,宋军攻破了金陵城。大街小巷,尽哭声。

这个儒雅的国主为了他的子民,还有他的小周后,选择了活下去。他“肉袒而降” ,要被带回汴京,乘着南唐官船押解异乡。窅娘也白衣纱帽跟随,他却柔声劝阻,希望她留在金陵。也许,他不忍心让她跟着他,飘零辗转,遭遇不测。但窅娘心意已定,非要登船同行。

史料记载:“窅娘白衣纱帽随行,后主宛转劝留,不听  ”

窅娘

阶下囚的日子开始了。李煜被幽禁在汴京。这个倒霉的皇帝呀,古人说他“误作人主” ,恰如其分。 他是“词帝” ,却不会当皇帝。出生于那个时代帝王家,他没法选择,他的命运好像不在自己的手里。

没完没了的“离与愁” ,他东望故国,紧蹙眉头、郁郁寡欢。 窅娘看着很心疼,她只能拼命地跳舞,给李煜解忧,期望他的眉头舒展开来。

赵匡胤对他还算客气,安置了豪华居所,封李煜为“  违命候”, 好吃好喝伺候。他视察时看到了传言很久的“小周后”,还有他身旁的“ 舞蹈家 ”  窅娘,单是走路的身姿就让他开眼了,一双可爱的玲珑小脚,居然用足尖跳舞。内心啧啧赞叹,倒也不多想什么。

赵匡胤这个人,虽鲁莽,但还有点真心喜爱文化。 他的皇弟赵光义就不行,  哥哥对李煜的客气,他很不以为然。对李煜身边的女人开始垂涎,看到小周后的美貌后,更加蠢蠢欲动。可是哥哥为老大,压着他不要乱来,他也只能,抑制住这些龌龊的想法。

可惜赵匡胤突然死了,皇帝驾崩,赵光义继位。这下,可以为所欲为了,先是封女英为 “ 郑国夫人”,想让她上表谢恩,最好能亲自前来面圣。 可惜他想错了,女英矜持,没有动静。

他脑海中又浮现窅娘的小巧秀足,江南秀丽与异城风情的结合体。曲线分明,身体妙曼,连走路都与众不同。好,先从她开始,传旨入宫,作舞蹈老师。

窅娘担心的终于来了,一朵江南开着的奇花,却硬要在北方粗暴的宫殿下生存。 她默拜李煜,这个心目中的君主,每时每刻都那么忧郁,神思游荡,怀念故土,内心波澜起伏,咏出一篇又一篇的绝世之词。

女英亦不舍窅娘,两个人持手落泪,依依不舍,她们是流散异乡的同命人,窅娘安慰女英坚强,安抚好李煜。 如果有难,就由她一人去承担吧。

窅娘入宫,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为活命,掂起脚尖,点了几回地,宫女们就大呼小叫了。赵光义这个粗人也乐了 “ 妙,小脚女人好看!”  赵光义又命令她跳闻名遐迩的《金莲舞》,窅娘却拒绝。 没有金莲台,她找不到感觉,跳不出来。

北方的工匠怎赶得上南方。想当初造金莲台,也是用了近一年。十分讲究,只能这样拖延时间了。

宫内的日子,她没有一天不想念李煜。她身体僵硬,意兴阑珊。

七月初,赵光义唤她,窅娘出来,看到了高六丈的金莲台,矗立在新修的莲池旁。池中的荷花从江南移植过来,亭亭开出一小片。 窅娘心想,这么快?  走近打量,很是吃惊,这不是金陸澄心堂的金莲台吗?李煜为她打造的。

原来为赏窅娘的《金莲舞》,赵光义命人水陆运来金陵的金莲台。看你还说啥,联本事大吧。

窅娘自知无法推脱,只好跪拜又提要求,她要择日在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那晚跳金莲舞,跳完之后她就 …… 赵光义会心一笑,准奏。

七月七日,皇宫大殿内焕然一新,灯火通明,赵光义高坐龙椅,等着这场久违的 “  金莲舞 ” 。果然,窅娘妆扮出场,美丽动人,姿态袅袅,身着一袭江南碧纱,脚缠洁白帛布如新月。 她被送上金莲台,开始起舞,绚美如蝶,舞作凌波,翩翩杨柳,似仙子踏莲飞来,手捧星月,如梦似幻, 喝彩声响起,惊叹啧啧,皇帝自己也看痴了。

乐声曼妙,这窅娘却始终背对着皇帝,面向着东南方向起舞,赵光仪不爽了,命令窅娘转过身来,可她像听不见似的,自顾舞着,接连向东南方向跪拜。舞罢,窅娘再次裣衽而拜,轻声细语  “  从喜,窅娘一曲金莲舞,为您祝寿,祝您圣体永安,早日回到故土  ” 说完,她舞起,纵身一跃,投向身后的那片莲池 ……

赵光义起身哇哇大叫。

后来,赵光义才知七月七日原来是李煜的生日,她宁可给阶下囚的后主起舞祝寿,也不愿意给堂堂新皇帝一点舞情。

嫉妒的心起了杀心,不能泯灭。

次年的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日,后主李煜的生日,被赵光义赐毒酒牵机药而死 。

2010--2-- 14        (  赏心  )

补: 窅娘仅在舞蹈时用帛包足,善用足尖跳舞。这与宋代的缠足有本质不同。说她开了缠足小脚的先河,有点勉强。 这明明是早期芭蕾舞的雏形,芭蕾舞鞋原来是这样诞生的。

看到一则穿插的故事,寥寥数语,却也凄美动人。由情人节,想起中国本土的情人节  一一七夕, 不只属于千百年来的牛郎与织女吧。收集,查阅,改写,只为这日,添上一笔,关于情人节的一滴泪水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