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5)——八哥说南明
※东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因立太子争国本,吏部文选司郎中(组织部干部科长)顾宪成刻意提名推荐支持立长的朝臣入阁,触怒了万历,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家乡后,就在宋朝学者杨时创办的东林书院开课讲学。讲学的内容经常针砭时弊,触及朝政,议论如何治理吏治腐败,如何做好国计民生,如何对外御敌,从而吸引了众多有识志士,特别一些遭罢黜、赋闲在家的官员。
由于能够提供一个自由议政的平台,书院很快声名远播。一些在职官员也纷纷前来参与其中。大家身处朝野,心系朝廷,有感而发,志同道合,不远千里,纷沓而至。没多久,东林书院便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舆论中心。
通过在职官员的运作以及舆论导向,东林书院的一些政治主张、施政纲领得以体现,有时甚至左右了朝廷的决策及人事任命。这样一来,书院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一个纯粹的学术团体变成了一个政治派别,尔后又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利益集团。他们一致对外,对人不对事,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态度,党同伐异,让非东林党人不寒而栗。于是,被冠以“东林党”的称呼。
在孙中山建国民党之前,“党”一直是个贬义词,如“朋党”、“党锢”、“党祸”、“结党营私”等等,都是指有组织、有预谋、有企图的政治利益集团,为执政者所反感与忌讳!
正如黄宗羲在《明儒学案》里所说的,“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东林中亦多有败类,及攻东林者,亦间有清操之人”,说明了当时东林党的影响力以及东林党成员的不纯粹。只不过,那时所谓的“党”,是极其松散的组织,不同于近现代的政党,既没有固定的纲领与章程,也没有统一管理的组织方式,甚至没有明确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是一些政见相同相近,政治活动中经常抱团结伙的一群人罢了。
不过,东林党倒是有相对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态度,主要有:
一、主张言论自由;
二、反对宦官专权乱政;
三、 反对矿监税;
四、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
五、主张平等择优录用人才;
六、主张加强辽东防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东林党其实就是一群经常聚在一起的读书人,他们以君子自居,自命清高,舍我其谁,喜欢讽喻朝政,干涉朝政。但他们未必都是真君子,一旦有利益冲突,他们照样会没有原则,党同伐异。被他们攻击也未必就是小人,有些人仅仅只是因为站队不合而已。总体而言,他们多数人品德高尚,但过于注重个人声望,经常意气用事,宁折不弯,行为极端。所提倡的政治主张看似为国为民,其实经常不切实际。
总之,东林党不像他们自我标榜的那么好,也不像某些人定位的那么坏。但不管如何,至少他们还尊重规则,起码的做事底线!
东林党除了创始人顾宪成外,主要代表人物有李三才、赵南星、高攀龙、邹元标、杨涟、左光斗、黄尊素、周起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