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十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序言红枫落尽,秋去冬来。寒山寺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格外放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寺内一株桃花,却一反常态,竟含香绽放,寺内僧侣,来往香客,无不称奇。寻常人不知个中关窍,原是寺中桃树承了小和尚日日灌溉,夜夜讲经念道之恩,百年根基在数年佛经道韵的浸染下,竟萌生心智,不出时日,便可幻化人形,游戏人间。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
那一日,江山万里,极目远眺,皆是雪白,唯独寒山寺那一团殷红冲天而起,漫天花瓣飞舞轻扬,雪花与那花瓣搅在一起形成漩涡,直上九霄,好不壮观,花香味由近及远散出数里之外。这一奇观不过倏尔,却也轰动一时。不论何时,寒山寺依旧香火鼎盛,佛号阵阵。此刻晨钟尚未敲响,香客寥寥无几。彼时山下却有一女子,徒步行至山门,入得山门须拜真佛。大雄宝殿内,一道倩影正焚香点蜡。她拿捏着蜡烛尾端,将烛台上的红烛一一点燃,眩耀光圈一点点增多,将大雄宝殿渲染成迷离幻境。她做的很专心,很仔细,似乎世上只有这么一件事值得全身心投入。当方丈进得大雄宝殿,看到的就是万千烛光映照中的女子。一领素圆巾、云纹桃色服的女子在一片浩瀚烛海中,俊美犹如九天仙姝。“方丈别来无恙。”女子微笑着合十问候。方丈双手合什:“施主有礼了。”和蔼道:“天寒地冻,此等天气,女施主依旧入得山门参拜佛祖,可见心诚。”女子将手中红烛优雅插上烛台,看着漫堂的烛光,轻启朱唇:大师,实不相瞒,小女子此番前来,实为了愿。当日承蒙寺内了尘大师点化之恩,得了一场善缘,今修得一翻造化,自是还了大师的恩情,才算圆满。方丈回道:原是如此,阿咪陀佛,善哉善哉。
心想道:了尘有此善缘,却不知是福是祸。一切命数皆是天定,福祸相依,且随它去。女子淡淡一笑:“寒山寺是我化形之处,自当归乡看望,前几日听说近几日乃红线牵缘会,所以特地赶来,一来全了我的心愿,二来入乡随俗赶巧凑凑热闹,谁知今日寺外人影全无。”方丈闻罢,略有不悦,且做罢了女子奇怪道:“莫非记错了时日?”方丈解释道:“这红线牵缘会确是在这五天举办,前几日还热闹非凡,只不过前夜雪下得太大,地滑天寒,香客们望而却步,这人自然就少了。可惜施主来晚了几日。然施主无需沮丧,今日是红线牵缘会的最后一天,若是空暇,可往姻缘桥一观,说不准这天定姻缘就在桥对岸。”
“原来如此。”女子颌首,若有所思。女子又道:那了尘大师现在何处,可否一见?方丈:了尘于姻缘桥一处清扫杂物,若要一见,去寻便是。说罢便移步离去。
二
已至晌午。风雪渐稀。还有点点晶莹雪花从天空悠悠飘落。飘转,盘旋,落地,消融……。女子撑开四十八骨紫竹伞,悠悠朝那姻缘桥走去。寒山寺后院内,正对着一座弧型白玉桥,整座桥全部由是汉白玉垒砌而成,通体雪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桥身长十米,宽三米,可容两辆马车并驾而行。这便就是传说中的姻缘桥。每当红线牵缘会的几日,姻缘桥就会铺上红线千匝,百转千回密密麻麻。只不过每一条红绳,总是线头铺桥头,线尾摆桥尾。 姻缘桥高,呈半圆形,因而桥身首尾两端之人不能相望相见。 牵缘会之日,男女分立于桥身两端,各拾起红线一头绕与指间。 红线轻缠,桥端之人逐渐拉近。由苍天牵线,直至走到自己面前。 那红线的另一头,就是你的天定良缘。女子打着紫竹伞。积雪在脚下踩出清脆的声音。冥冥之中仿佛有种莫可名状的感应在驱使着她。待回过神,蓦然发现自己已行至桥头。此时的牵缘会落尽繁华,所剩红线早已寥寥,再加上桥面覆了一层冷白积雪,不见情爱的炽热,只余造化的冷清。苍茫积雪中,一点鲜红亮了她的眼睛。那一点露出雪地的红绳线头,如跳动不熄的火苗。没想到这根红线居然会在此时此地被发现。情不自禁的,她俯身拾起了线头,将红绳缠在了左手指间。
心想着“这红线牵缘有这么灵吗?将信将疑地朝桥那头走去。这大雪连下了日,桥上姻缘线缠绕在地,清扫起来甚是麻烦,了尘本清扫了大半,不曾想,有一根红线埋在雪下头,须得绕于指间抽出,了尘缓缓将红线缠绕在指间。稍一用力,红绳倏地一动。姻缘桥两端,两人不约而同一震,同时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隔着姻缘桥,看不见对方的脸。慢慢缠过红线千匝,桥端之人逐渐拉近。由苍天牵线,直至走到自己面前。 那红线另一头,就是你的天定良缘。桃花妖撑着一柄四十八骨紫竹伞,撞入了尘的视线……四目相望。皆是无言。
三
桃花妖:小和尚,咱们一起走。一起离开这里好不好。小和尚:我……我不能离开这里。桃花妖:你不是说我佛慈悲,渡天下苍生,渡一切苦厄?那你渡我啊,为何不愿渡我?小和尚:……施主无需我渡。施主快些离去吧,佛门清净圣地,染不得半点妖邪之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佛家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皆是情,皆为烦恼。一念觉,超越六道轮回;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堕落三途。自那日起,小和尚身犯情劫,深陷其中。自那日起,心生魔障,常坐静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桃花妖得知那小和尚因自己乱了心性,心中难免自责,却不知,沉沦其中的从来的是两个人,痴男怨女,便是如此,却道是痴儿痴儿,修道修心也不过尔尔。
四
那一夜风雪大作,星辰换移,雪积尺厚,桃花妖一动不动如一尊石雕,等人。良久,她僵硬抬头,看着来人,那人光头秀面,手持佛珠,面无表情,一副普渡众生的模样,让人又爱又恨。桃花妖背着他说道:你终究还是来了。小和尚答:我来渡你。女子可笑道:渡我?我不曾深陷因果业障,又不曾身负深重罪孽,何须你渡?小和尚:阿咪陀佛,我佛慈悲,渡一切苍生,渡一切苦厄。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桃花妖:真真的一个我佛慈悲,渡一切苍生,渡一切苦厄。真是好极了!难道曾经日日夜夜讲经念道,你都忘了吗?小和尚:阿咪陀佛,善哉善哉。断灭忘我执,因果入虚空。贫僧什么都不记得了,睁开眼就是这青灯古佛。”桃花妖:小和尚,我桃花妖当日承了你的恩情,我自会回报。我却不知,这诡谲人间,竟可笑如斯,常言道人间有情,如今看来不过如此,不如常立山头日日听经也不愿来人间走这一遭!小和尚:阿咪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执念深重,嗔痴缠身,该当放下。桃花妖: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对我可曾有过一丝真情?她努力控制颤抖的肩头,终究得不到回应。沉默许久。桃花妖用力吻了下他的薄唇,转身便跳下寒山寺后的悬崖。小和尚呆呆地看着她纵身一跃。念道:佛曰,不可说。桃花妖:自化形那日起,我明白我就是他的劫难。他来渡我,他不明白他便是我的劫难,他不来,我不过一死,他来,我欣然赴死。如此一来,我终得超脱,他修得大道。
五
从那以后,小和尚日夜静坐桃花树下,春去秋来,叶子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小和尚眼前红尘往事渐渐消散。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那过往,那旧事,纠缠着和尚的心。某日,寒山寺暮鼓晨钟响起之际,漫天桃花竞相开放,像极了数年前的盛况,众人瞧着此等壮观,却不知后山木屋内,小和尚捏花一笑,坐地成佛。
六
清明时节,寒山寺游人如织。祭祖焚香之后,人们纷纷踏青访友,换上轻便的春衫,仕女才子相约同游,大地顿时色彩斑斓。寒山寺位于佛陀山,那儿幽谷仙泉,山清水秀,传说当年佛祖曾在此地传教,因而闻名于世。自山脚向山腰望去,成百上千的善男信女们摩肩接踵。鼎盛的香火使得庄严宏伟的寒山寺烟气缭绕,尖耸的佛塔于云端若隐若现,更添仙气。
京中更有人传闻,当年恰逢十月入冬之际,寺内有一株桃树,冬日与那严寒鹅毛雪争奇斗艳,令人啧啧称奇,甚是奇妙,只可惜,次年便枯萎了,真乃奇闻也。
于2016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