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书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45444/617641cf01794501.jpeg)
相互理解,进而沟通的和谐境界,绝不是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上下雷同,千人一面,一种声音主宰着整个组织。如果一组织中只允许听到一种独裁者的声音,那么,这个组织的管理是不正常的,离境台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知道,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就在“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雷同。“和”是生之道,同”是死之途。孔子还论述“和而不同”的准则,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众多事物和矛盾的和谐,“同”则是简单的同一,在“同一”中消失了每物应有的差异和矛盾;这不符合自然规律。正因和谐的状春符合自然规线死以它能促进事物的成长,而机械的同一性会使事物失去前进动力以手亡。这个原理运用于管理实中,就是要允许并鼓励组织中的多样化生存,在多元化、差异化之中建立动态的平衡。
“和”,表达融和的理想,“不同”,则与“自由精神”十分神似。在“和”文化语系中,“和”与“同”是对立的,所谓“和而不同,同则不和”,五音调和,则成其为音乐,五味调和,才成其为美味,用整体的协调抵消局部的冲突,被称为“和谐的辩证法”。这种意味,与市场经济语境里所谓“竞争中图生存”的精神极为相通。“和”,可谓竞争社会调处身心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政治管理、组织领导中需要“和而不同”,在商业行为中又何尝不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呢?如果产品千篇一律,又怎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品牌呢?所以生意人还需要十分敏锐的观察力,洞析出这种共性的需求,然后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之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这便是无数名牌产品成功的杀手铜。
生意经: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在现代管理上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力量,多方面的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多元化的企业还可以凭借规模及不同业务领域经营的独特优势,在单一业务领域内做精做细,紧跟潮流,真挚引导潮流,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为企业获得更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