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

保定府慷慨悲歌,邯郸城美女如云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52人  孤松堂主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

历史上所有对燕赵大地的评价中,以上慷慨悲歌是最让河北人引以为傲的一句话。“燕赵”是战国时期为抵御强大的秦国而形成的地域符号,彼时燕国主要在河北保定和北京一带,赵国主要在河北邯郸一带,并且当时的燕赵包括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以及辽宁、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因大部分地区在今河北境内,所以现在的“燕赵”成为了河北省的别称。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史记 荆轲列传》

要说燕赵慷慨悲歌事的最主要代表,非易水义士荆轲和邯郸游侠少年莫属。前者在保定易县,后者来自千年古城邯郸。荆轲易水一别,只身赴强秦,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履行对燕太子丹的一句承诺。荆轲刺秦的故事不必多言,后世之人有不少评价荆轲的言论,有的说荆轲鸡蛋碰石头只不过体现出了他的愚蠢,有的引经据典来证明荆轲武功并不高,他完不成这个任务很正常。笔者以为这些都不重要,最可贵的是他“不负友”的侠义精神。刺秦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并不辜负燕太子丹的信任,也不辜负舍身自杀来推荐他的田光。我们说人够仗义的时候常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何为两肋插刀?就是朋友比命更重要。“士为知己者死”在荆轲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高斯得评价他“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邯郸少年行》

邯郸游侠少年,是唐代诗人高适以一首七言古诗借以自况的人物。作者北游燕赵,被当地的游侠民风所感染,在回乡途中路过邯郸作得此诗。虽然全诗有一种深沉愤郁的气氛,但依然遒劲有力,形象的刻画出游侠少年的生活和性格。游侠子好结交天下英雄,轻生重义,乐于帮人排解危难,仗义疏财,对权贵无情的蔑视和不屑,而且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和善恶标准。这与今天武侠大师金庸和古龙塑造的侠客颇有几分相似,他们看重的同样不是武功高低,而是“侠义之道”。

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管子》

说完这两个人,不妨来探究一下这彪悍的民风是怎么形成的。从上文的地图中可以看到,燕赵之地多与胡人接壤,游牧民族千年来不断南侵,几乎每一代领导者都有一个伟大的愿望就是可以“饮马黄河”。王昌龄的《出塞》中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河北省喜峰口附近的事。除了大规模举兵,偷袭掠夺也是游牧民族常有的活动,不单单是朝廷常年备战,连百姓都得时刻防贼。而且历史上这里不单单在对抗胡人,更有与匈奴、鲜卑、乌丸等多个北寇干仗的经历。因此,燕赵人多有习武之风,这可能是民风彪悍的基本原因之一。除了防,甚至还要学,赵武灵王大搞“胡服骑射”改革,或许是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

当然,除了外部,还有内部原因,慷慨悲歌着重体现在战国时期,而当时正是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迫于形势的需要,各个诸侯国的上层们都在蓄养自己的精英团队,这给“侠士”提供了丰饶的生存土壤,燕赵之地的突出代表就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燕昭王及太子丹,而且可以看到直到三国时期依然有“养士”的习惯。而“士”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也很明朗,雇主可以给士提供生活给养和仕途,士推崇“死节”,就是为了雇主的利益可以命不足惜。

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隋书·地理志》

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苏东坡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如果只有易水荆轲和邯郸游侠子两个人,似乎不足以证明其“多”,幽燕之地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把“多”字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在所有历史人物中,可以称之为“猛”的并不少,但最配得上这个“猛”字的当属燕人张翼德,“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人称“猛张飞”。张飞就是河北涿州人,而且张飞不仅勇猛,不忘桃园结义情为关云长报仇更是义薄云天;明末抗清名将阎应元,直隶人,率6万义民对抗24万八旗铁骑,杀敌7万5千人,并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被俘后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究没有向贝勒们下跪;而就在荆轲高歌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上,五名勇士不甘被俘,慷慨跳崖,人称“狼牙山五壮士”;不说他们,就连这里的女人也有铮铮铁骨,民国杨三姐,为了求得一个真相,一纸诉状告到天津,最终使二姐沉冤得雪;幽燕之地的慷慨悲歌不是学的,似乎就是天生的,因为13岁的孩子都可以从容赴死,保定涞源县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机智的把鬼子带进埋伏圈,被气急败坏的鬼子摔到石头上用刺刀刺死,后人以“英雄”来称呼他。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古诗十九首》

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掐银筝。——乾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如果不太喜好诗词的人对《邯郸少年行》不太了解的话,那么“邯郸出美女”这句话在河北境内可是广为流传,甚至很多南方的外地人都惊呼见到的美女大多来自四川和河北,而河北的多来自一个叫邯郸的地方。有邯郸的女孩子到外地上大学,一不小心就成了班花。有人说这是基因使然,当年秦始皇广聚天下美女,秦灭后这群女子就在邯郸落地生根,造就了邯郸美人的基因。

曹操所建铜雀台,就位于邯郸城东南40公里处的临漳县境内。铜雀台是个什么地方?“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是阿瞒哥放美女的地方。前诗《陌上桑》中的秦氏好女罗敷就是一位典型的邯郸美女,如今已经成了美貌且有操守美女的代表词。可见邯郸盛产美女古已有之,除了罗敷还有很多,简单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让人惊奇。

1、蔡文姬,可谓是集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是东汉蔡邕之女,博学能文,善诗词歌赋,精通音律。她被很多权贵争抢,早年间被董卓掳到长安,后又被匈奴左贤王带走在南匈奴住了12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又把她带回邺城,曾在铜雀台上演奏鼎鼎大名的《胡笳十八拍》。

2、赵姬,赵国邯郸人,秦始皇的生母。本是吕不韦之姬妾,《史记》有云“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可见赵姬乃绝色美女。在吕不韦家的宴席上把秦庄襄王迷的神魂颠倒,后来吕不韦干脆把赵姬送给他,后来生下了秦始皇嬴政。

3、陈阿娇,“金屋藏娇”说的就是这位陈阿娇。相传刘彻小时候老往姑母家跑,有一次馆陶长公主问他:“要媳妇吗?”刘彻说要,但是别的都看不上,就喜欢阿娇。馆陶长公主就开玩笑的说:“好,如果你想娶阿娇当媳妇,以后就得造一座金屋给她住。”没想到后来亲事还真的成了,陈阿娇嫁给刘彻被立为太子妃,刘彻即位后册封为皇后。

4、貂蝉,这个不用过多描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闭月羞花”之容,只不过她的身世一直扑朔迷离。在邯郸永年县出土的唐代墓志和一个宋代石刻中,明确有“貂蝉村”的记录,而且这是国内发现有关貂蝉的唯一文物。由此可见,貂蝉也是邯郸人大抵错不了。

5、玉堂春,也就是《苏三起解》里的苏三,原名周玉洁,据说是邯郸市曲周县人。她天生丽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起名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6、传说,这个只能是传说,女娲娘娘也是邯郸人!女娲根据自己的形貌捏造人类,从理论上来说,但凡捏出来的人,不会有比女娲更好看的,所以说女娲应该是天下第一美女。而邯郸涉县城西凤凰山腰有娲皇宫,就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之处。

综上,标题中“保定府慷慨悲歌,邯郸城美女如云”可谓所言不虚了。燕赵多义士,自古以来就不乏侠肝义胆,重义轻生之人,然而现如今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十九妹寄居北京多年,无论是接触的房东还是工作伙伴,普遍都比较喜欢接受河北人,但是并不是以为“侠义”,而是因为在他们印象中河北人老实敦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燕赵人曾经的血性去哪了?读者朋友们,你知道原因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