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 “完美”小姐
不知为何我大脑里一直存着一段小时候同妈妈的对话,记得妈妈后背对着我,边摘着菜边告诫我说:“别做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很累的。”好多年后的现在,我能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我尚不能明确回答这是好是坏,但它的确带给我一些困扰和思考。比如这几天。
几天前原本兴致勃勃参加了这次21天写作训练,报名之前也预估到中间5天的暑期学习班在可知的概率范围内会给连续写作输出带来不小压力。果然,是第三天。熬夜复习和吹冷气导致了感冒,这一病不重,但小胜了意志力一回合。中午和晚上,回到住处书都没看完便昏昏欲睡,更别提凝神静气地描绘思考逻辑及诗情画意。我原是想将21天的输出成果制成映射“当下的我”的电子文集一本,诚然一天一篇的频率是不可能出精品的,但我的要求是至少要有比较严谨的逻辑推演和比较耐读的质朴文字——无论哪点都是晕乎乎状态下的我所不能做到的。“要我像在日记本里堆流水账一样对待将被制成文集的文章,我宁缺毋滥。”当时是这么想的。这想法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本身无错,却给了懒惰和拖延一个可乘之机(至少在我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我有三天没有写作。
这期间脑子里照常闪出写作灵感,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状态把想法整合成我想要的成品,我果断选择暂停写作。等到今天回到家,再回头思考整件事,却觉得这样其实不妥。
就算做得再不好,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啊。
完美主义不是错,宁缺毋滥也不是错,但行动力与目标不匹配是错,当行动力与目标不匹配时没能及时调整目标难度反而破罐破摔是错上加错。找到了错点,改正就相对容易了。我是个喜欢立目标做计划的人,且常将目标和计划完美主义化。完美的目标需要步步为营的实现路线,但事实是不测风云常有,当它来了,打乱了原始路线,气急败坏地大喊“我的完美计划泡汤了,我失败了”?当然不,这是弱者的行为;真正的强者,在不测风云前面不改色,立刻调整路线继续前行,也许路线更迂回,也许没能到达最初目标点,但一定比半途而废的那位走得远。且话说回来,你怎知不会在新调整出的路途中遇见更多惊喜?你怎知意外到达的地方不是更高处?
在学校时明明可以坚持每天夜跑,周末回到家,路上车多空气差不宜夜跑,本已形成的好习惯常被迫中断。其实我完全可以在跑步机上“将就”一下呀,跑步机虽不能带给我户外跑的酣畅淋漓,却也比整晚窝在沙发边吃吃玩玩强得多不是?太固执于百分百执行计划,也是一种顽固不化。
学会机动地调整计划,着眼远方而不是拘泥细节,前进得会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