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工贸美食推荐

为了吃一餐饭,你可以努力到什么程度?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15d7044e3604

为了吃一餐饭,你可以努力到什么程度?

只能安慰自己,为了吃饭这样的头等大事,付出这么点时间也是值得的,就当锻炼耐心。

在这个美食面前人人平等的年代,外出吃饭要排队等位已经是新常态。

问及一家店的时候,不再问“平日有排队吗”,而会直接问“平日要排多久”。

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的年轻人,嘴硬说着“要排队的话,我就不吃了”,身体却很诚实上前取号,凭乖乖坐在等位区静候美食。

01 想到美食在等我,就愿意排队了

要问坚持排队动力是什么,最终的答案都是对美食的追求,因为“吃什么”已是当代都市人最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对食物的讲究能大大提升生活品质。

在等位区坐塑料凳子的食客们一边嫌弃队伍的长,一边暗自感觉自己就是个有眼光的美食家,和这么多人一起选了同一家,自得其乐。

△2015年2月16日,除夕将近,上海市民为了准备年夜饭在熟食店前排起了长队。/ 图虫创意

过去的日子里,排队等美食的仪式感通常在节日最大化。

等待时间,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食物的评价。我们在等的过程总会默默掂量等待的性价比,排了四个小时的汤圆,谁都会倍感珍惜。也许吃得只是汤圆,心里已经觉得这就是山珍海味。

而且等待甚至能让吃美食的幸福感来得更早。取了号知道预期等待时间后,心里开始自我催眠一样默念很多遍“再等等吧,等一下就能吃上火锅了”。人在路上,菜在锅里,距离吃上火锅还有一小时,心情就开始兴奋。

△如今的火锅店,店外也得开台。/ 图虫创意

“如果你每天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准备我的心情。”

正如《小王子》里面狐狸说的这样,如果什么时候都能吃上火锅,大概火锅在食物链里面的地位也不如现在高了。

亲身体验过排队等位的痛苦,美食才变得更好吃。演唱会买黄牛票的人,体会不到苦苦刷新网站才抢到票的心情。同样买别人代购的青团也吃不出“排队时间增加的好吃”。

△排队,可以让你与食物的一期一会更有仪式感。/ unsplash

排队的时间,不仅仅给自己做好“要好好享受”的心理暗示了,当然还是朋友圈的常见热门话题。拍一张四色锅底,配上一句“排了两个小时才吃上的”,马上引来不少点赞,还有问这是哪家店的评论。

确实,工作这么忙,周末可能也要加班,谁还有时间去排两小时队吃火锅,能去排队反而是一种奢侈。

02 不是因为排队而排队 而是不得不排队

到哪儿吃饭都要排队等位,也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趋势。说到底,还是外出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

过去经济拮据的时代,一家人只有逢年过节才下馆子,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吃家常饭,外食只是很少人的习惯。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加班就两个小时,哪里赶得上回家吃饭。

如果是自己在外打拼的,谁还有力气通勤一小时后买菜做饭,点外卖或者上街吃才是新常态。

就别提节假日,朋友聚会、家人团聚、恋爱行程哪个不是靠一顿饭连起来的。

△一想到要饭后要洗碗,选择外出吃饭的人更多了。/ unsplash

03 排队等位,考验食客也考验商家

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苦苦等待中。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只有3.2%消费者能接受1小时以上的等位时间,大部分人只有耐心等半个小时。

半小时并不多,但是从每个消费者那里拿走半小时,这个数字还是很可观的。本来现代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休闲时间的选择太多了,人已经很难一直集中在一件事件上。

排队那半小时,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做就会无聊的时间。就像通勤时候在地铁上,明明我们只需要盯着有没有过站,但是太无聊了,我们还要刷着手机、听着歌才算满足。

明知道消费者不会乖乖留住原地,却还是能把他们半小时的活动范围都圈在这个餐厅附近、这个商场里面,本来就是一个商机。于是,等待经济应运而生。

△有商家瞄准了你的无聊时间。/ 图虫创意

等位区舒服的座位,免费提供的零食、茶点已经不在话下,各种各样半小时内能快速体验的娱乐项目都被搬到了等位区。走几步就能看见一排排按摩椅、唱K亭、抓娃娃机、手机相片打印机,任意一个都能让你耗上好一会儿。

商场作出的这些努力,本质上都是为了消费者等位的时候,能找个别的事情做做。体验上感觉等位的时间并没有浪费,一转眼回头叫号就到自己了。

排队经济、等位服务、智能餐厅上线可能会改变我们取号点餐的习惯、聚会活动的前后,但是排队时间还是没有从源头上缩减。

只能安慰自己,为了吃饭这样的头等大事,付出这么点时间也是值得的,就当锻炼耐心。

排队等位的困境仍然存在。但愿有一天,各位美食家饭点想吃火锅,就马上能吃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