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大学,答案在过去
大学过了一半多,独木桥的人走了一半,康庄大道的人走了一半,羊肠小道的人也走了一半。大家都到了一个节点上。有的人清醒过又走失了,有的人一直清醒着走下去,有的人从未醒过。就像走过跷跷板的中间开始,优秀的人和混沌的人走向另一半时都会越来越快的,目的就是被推向社会。
人走一段时间会迷失自己,很正常。可能是生活环境好了,可能是人际关系变化了,可能是无忧无虑了,也可能是自制力太差,“好了伤疤忘了疼”……温水煮青蛙的现象,工作的人有,学校的人有,你有,我也有。人类都有。只不过每个人感知度不一样,比如有的人,他会觉得目前生活状态与之前的积极向上大不相同,甚是别扭。比如我。就这么看不惯当下“丧兮兮”的样子。
于是写了两年的(中间停了8个月)的日记本们终于派上用场了。一共6本,厚厚的。昨晚怀揣忐忑的心情,坐在书桌前,从高三一诊的日记本开始翻,我大脑里像是过电影一般……我看到了当时习惯性地在成绩单末尾找名字的自己,到现在有资格拿个国奖的自己,一路走来的各种心路历程。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1点。
昨天在回家路上还在和爸爸说起这周三给同学们做小演讲的事情,爸爸也认真看了那个“简历帝”的视频,觉得放视频这个举动非常好,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想告诉我的社会现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是985和211同学比你牛、大公司有学历歧视之嫌,是因为你没有一样拿的出手的比他们厉害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实力问题。
爸爸还问我,将来打算想从事什么行业?要知道一个人选对行业很重要(我心里默默想起了大健康和英语……),不过在前期没得选的时候,都是先谋生,再择业。把工作当做兴趣的人,是很幸福的,因为既能做好工作挣到钱,又不觉得累。爸爸便是。
回到自身,我只是感觉,在当下社会(或者大学)什么都想抓,然而什么都抓不住。动辄讲究技巧,恨不得什么都走捷径,不费吹灰之力就摘到果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畸形的。卖油翁里有句话:“无他,但手熟尔。”
所以我开始向过去回看,才发现了导致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19岁的自己不见得比9岁的自己成熟。
2015年的我写下了这句话:
“先不考虑技巧方法,只是沉下心把一件事做熟,果然看到了小小的成绩。意外之喜是学会专注做事后,我发现生命变得更有质感,用心坚持的时候那个叫空虚东西荡然无存。”
这句话在当时没什么同感,现在却醒了我。
总之,谢谢自己曾经一直用心地活着,才能在摔倒后就想躺着的时候,即时拉自己一把。
人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还有那些清醒过的人,你既然能清醒一次,那还能抢救一下。
不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只享受着科技的成果被商家们牵着鼻子走。互联网时代的乐趣,真的会毁掉一代代人。
删繁就简,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