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读书

老子通释18:真实自我

2022-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慕望舒

这一章老子采用抒情诗自述

允诺与应付,相差多少?

善良与丑恶,如何区别?

只是别人所畏怯的,也不能不畏怯几分。

人心的荒芜,没有止境。

众人都那么高兴了,好像在享用盛宴,又好像去春台攀登。

我却如此淡泊,像一个还不会言语的婴儿混沌疲顿,无处归停。

众人都有富余,而我独自匮乏,只有愚人之心。

世人那么光鲜,而我独自昏昏。

世人那么明晰,我独自闷闷。

众人各有一套,而我独自拙笨。

然而我偏要与众不同,只把道尊奉为母亲。

不从众,不合流,守纯真,守拙笨。这是老子自我真实写照,却又将这样一个自己处处与世人相比,与世人对峙。大道的角度来领悟世间的种种虚假和逆反。

如果让这种领悟变成自己的实际生活,那就更艰难了,等于把理论上的界限,变成了行为上的约束。得道之人在人世间就会被孤立,有坎坷 ,有危难。

得道之路很艰难,艰难的路也会有人走,怎么走下去?认祖归宗,把道尊奉为母亲。那么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都值得。

这也符合道的轨迹。

附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是。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今,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