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演变与偏见
文/恰恰天蓝
1
钱夫子的中国文学史脉络
「史」即流变之意,文学史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文学内容、对象、体裁、技巧的变化发展。
中国文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韵文),先有韵文,后有散文。
-根据来源和用途不同分为风(民庶作,讲社会)、雅(朝廷作,讲政治)、颂(宗教祭祀用),这是符合西周社会政治、生活需要的。
-根据作诗方法不同,又分为赋(平铺直叙)、比(引物作比)、兴(托物言志,抒情)。
中国从古就有史官,因此最初的散文都类似史,《尚书》记言,《春秋》(散文)记事,但都来源于真实历史,这与西方喜欢戏曲、小说等虚构文体迥异。
到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有一类平民在关注社会发展、国家兴亡中有了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出现,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其中《论语》、《孟子》的篇章还比较零散,到《庄子》就已经属于完整独立的寓言体文章,《荀子》则是同样结构完整、深入浅出的议论体文章了,这就是「诸子百家」。
文学,一方面是时代性,另一方面是地域性。在南方,屈原的《楚辞》出现,由于可唱,后来演变成曲。
进入汉代,散文和韵文的综合体「赋」盛行,当然历史散文同样并行存在,如司马迁的《史记》,很好的解答了文学与历史的结合问题。
汉末动乱,士大夫苦闷,无心政治,乐府创作出《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一类专注于人生悲欢离合、社会琐事的作品。
到魏晋南北朝,三曹父子的建安文学,继承之前的五言诗风格而来,重视表露人生独立观念。即此时之代表为建安文学和昭明文选。
伟大的文学总与伟大的朝代珠联璧合,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的觉醒,唐诗则是其跨越式发展。
唐宋时期,从初唐四杰到李杜王孟(诗歌)、韩柳白(散文)、颜柳(书法),文以载道,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日渐凸显。
词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来又演变成曲,《花间集》是中国第一词选。
由宋词到元曲,是词的演唱形式的发展变化,《西厢记》是元曲,是传奇,是歌唱类文学,此时的文学更加社会化、平民化。
后由曲演变成明代的传奇,《三国演义》、《水浒传》由讲演笔记而来,通过唱的方式继续演进,「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出现,后清人入关,昆曲衰落,演变成京剧、川剧等各地剧种。以传奇戏剧为正宗,以笔记小说为旁支。在清朝,满足民众需求、以说书形式为基础的小说盛行,章回体即是每日说书的分段。
钱夫子的这部《中国文学史》不再是文学常识的罗列,而是陈述文学基因的传承。
2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
所谓文学,不单有生命、情感,还要融入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史不分家,文学的发展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文以载道,文只是载体,内容、效用决定其发展、流变。从文学史来看,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是来源于生活,提炼到一定高度,最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中国的历史是应用的、实用的,诗歌文学亦是应用的、实用的。正如中国的艺术产生于工业,如陶器有花纹,丝有绣花与钟鼎有器具、锅等。
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纯真与自然。纯真,是讲真理、诉真情。自然,既是表达的自然,也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如空谷幽兰,又如行云流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学是自有其生命的。文学不仅要生存,还需要交配、繁殖,与教育结合有了《论语》,与哲学结合有了《道德经》、与历史结合有了《史记》、与政治结合有了《出师表》等等。中国传统文学之所以繁荣,正是因为他兼容的特点。
文学是追求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的意境。
3
当代人怎么学用文学
理解文学作品,需要眼界,看见整个文学演变的生态链。
此书中重点阐释文学纵向的发展,以及横向合作的过程。如唐朝诗歌繁荣,与科举考试有关,读书人越来越多;宋词繁荣则是人们对文学的需求增大,民间的创作者也越来越多。这部《中国文学史》的主干是社会演变史,文学是树干上的果实。所以读文学作品,先要读社会背景,单独去理解一字一词毫无意义。「今日青年能看两千年前的国文,又应能看五十年前的英文才合水准」。
今人认为文学是进化的,所谓新文学出,旧文学告退,这是不对的。
将文学做为一个整体做来研究,就可看出其间的传承与演化,也就能看出何为主流何为支流,莫要小瞧了文化的历史,历史本身对于未来有其指引作用,只有厘清了文化的渊源与变化,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不致偏差。
中国人本质是唯心的,讲求天人合一,但归到底还是人。
西方人纯为了美而去刻画肌肉,反而总要予情于物,借物生情。因此外物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观物之心,甚至无物而生物。这也是中国艺术为何会写意化而不重视事物机理的原因。
文学,本身就是带着浓厚个人感官经验的东西,尤以其「个性」取胜。
这是一个没入过大学门的钱夫子给我们的劝诫和榜样。
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