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是一种病,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成功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烟火一三

对高考执念最深的人,55岁的梁实,今年参加了第26次高考。

梁实的父母都是老师,当学生时,梁实的成绩并不好,从1983年参加第一高考开始,截止今年,断断续续参加了26次高考。

中间经历了高考年龄限制又取消,从2010年开始,年过40的梁实不间断参加高考直到今年。在2018年,梁实曾考出了他的最好成绩,理科469分,超出了当年四川理科二本线7分。

但是梁实的大学梦一直是川大,他并没有选择去读大学,而是继续参加高考,但接下来的高考成绩一路下跌,462、420和40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梁实认为文科不需要做太多的题,更有利于自己复习,于是在今年,他改考了文科。

如果今年不理想,他说,“我脸皮厚得很,如果今年考不成,明年继续的可能性很大。”

梁实对高考的执念,一是要考上重点大学,多年来,他一直将川大作为自己的目标;第二,高考是他的梦想,他说:我早就不想考了,谁不想早考上大学过得安逸啊。上大学是为了“圆梦”。

梁实对高考的执念,更多地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上了大学就安逸了,上了大学毕业就有了铁饭碗的工作了。

其实不然。

今天的大学教育已全然不是他认为的这样了。

大学教育早已经不是文凭教育,有这26年的时间,如果梁实改变一条途径,上专科再续本科,或是直接去旁听大学课程,参加自考,再参加研究生考试,恐怕博士学位也下来了。

真正去旁听了大学课程,估计梁实对大学就不会这么神往了。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55岁的年纪,已然不是学习高考知识的最佳年纪。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事不过三,这又不像登山,你登不登,山就在哪里,高就在哪里,只要你身体条件具备,装备具备,在登山的适宜季节,你的成功率就可达95%以上。

高考可不是这样,梁实从第一次参加高考1983年,到现在跨越了近40年,40年间,国家的高考战略,人才战略方针都变了又变, 从单纯的文理分科到现在的文综理综,到新高考,填报资源的方式都变了两三次了。

看看今年高考的数学难度,参加过选拔赛的都头大,在校的普通高考生都望洋兴叹了,更何况社会考生。

事不过三,这么多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只剩执念了,即使成功了,喜悦也抵不过付出了。

即使现在梁实考上了大学,也只是圆了自己考上大学的一个梦想,上了大学,又怎么能过了高校的考核呢,别的且不说,你怎么过男生的1500米体育测试,你怎么过英语四六级,有些学校规定,过不了英语四六级,连学位证都拿不到。

人需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也需要接受自己的不成功。


@烟火一三  爱好读书写作,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间歇性灵光乍现!偶然性灵魂对话!持续性天马行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