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被再次启蒙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AUSKING黄东启

《当下的启蒙》是当代著名思想家史蒂芬·平克的巅峰之作。通过讲述人类的进步史,平克论证: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是这些弥足珍贵的理念,让人类在科学、政治、道德、民生等所有领域取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进步。

平克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了以下进步现象: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增长,传染病不断被控制(因为疫苗的发明),饥荒越来越少(因为农业的进步),战争越来越少,暴力犯罪越来越少(因为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意外死亡越来越少(因为安全装置的增多),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越来越少(因为预测能力),人类智商越来越高(因为营养变多、受教育变多),人类的知识越来越多(因为科学),文盲越来越少,上学年数越来越多,为维持生计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干家务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家电和自来水、光),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为电子设备),食物越来越丰富(因为冷链技术和运输技术),人类变得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幸福,并且还将更幸福。

但悲观者的论调始终存在,悲观者认为人们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衰落,悲观者认为人类的前景会更加恐怖,人们将饱尝异化、焦虑、冷漠、恶心之苦。平克认为,悲观主义者无视或者忽视了人类所取得的进步,他们不知道人类进步背后的真正推手,而只是焦虑于当下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需要被再次启蒙。

作为一个有情生命,你可以发展自己的潜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讨论来完善自己的推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自然世界,也可以通过艺术和人文学科来洞察人类状况。你可以运用各种能力来追求快乐和满足,这是你的祖先繁衍至今的原因,而你也是因此而存在。史蒂芬平克《当下的启蒙》

作者对当前世界进行了全景式的评述,让你全面了解人类状况的真相,人类面临怎样的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呼吁我们避开惊悚的头条新闻和灰暗的末日预言。

本书通过75幅震撼的图表,论证人类的寿命、健康、食物、环境、和平、安全、知识、幸福等都呈向上趋势遍及全世界。人类的进步是通过知识来完成的,让你用更理性、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去窥探世界。这本书让我们点燃生活的勇气,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书里史蒂芬平克谈到,其实在我们的世界上好事和坏事都是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展开的,简单理解意思就是这件事对你来说是坏事,或许对别人来说是好事。

而“新闻”关注的是离散时间,坏事往往发生得很快,就像那句话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事却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好事完成的进度和新闻周期并不同步。

如果一份报纸每50年出版一期,它就不会报道这半个世纪里的名人八卦和政治丑闻,它关注的将是世界性的重大变化,例如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而你发现没有,就算它告诉你气候不断变暖这样的坏消息,但是其实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绝望,因为还有与之对应的好消息,这样的话对我们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强烈。

可得性启发式——人们往往依据容易想到的例子来预测某类事件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频率而以上就解释了为什么新闻里坏消息更多,如果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都是绝望的,难以避免就会形成认知偏差,而人们往往依据容易想到的例子来预测某类事件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频率,让我们陷入绝望。

频繁的事件会给大脑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记忆越深,往往意味着事件越频繁。

对于这种偏差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推理,例如飞机失事总是成为新闻头条,而其实死于车祸的人其实更多,车祸却不太被关注,而许多人恐惧坐飞机。

因此,在“无流血,不头条”这类新闻原则的助燃下,可得性偏差就会引发公众对世界现状的悲观情绪。

在面对相同的一组事件时,新闻传播者更热衷于其中的负面事件,而非正面的消息。

而这又为抢占社论版面的悲观主义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写作模式:列出本周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坏事,并由此得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现代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看到了吧,新闻是如何引导我们的悲观情绪的。负面新闻本身就会产生负面的后果,看多了难免产生误判,甚至产生脱离现实的误判,比如对于疫情问题的恐惧不安,即使我们看到的坏新闻只是个例,或者数据表明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这种恐惧虽然情有可原,但是不免有一些脱离实际。

“夸大风险、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习得性无助、蔑视或敌视他人、麻木不仁,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回避新闻。”阅读新闻的影响

我们往往又是这样,由于从坏新闻那里得来的失望又会蔓延到日常生活里,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回忆坏事,想到那些过往的不顺,最后让我们成为宿命论者,说出“我为什么要投票?这无济于事”,“我为什么要捐款,但下周还会有别的孩子挨饿”之类的话,然后得出结论悲剧早已注定,而我已经绝望。

从这一系列的讨论你也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合理地面对世界,认识到世界上有坏就一定有好,不要被新闻误导,对世界的状况进行合理评估而不是感性使然。

你可以尽情去领略自然与文化的丰富多彩。作为一万年来生命延续的继承者,你可以将生命传递下去,使之生生不息。你天生拥有同情之心,这使你能够去喜欢、去爱、去尊重、去帮助、去表达善意。史蒂芬平克《当下的启蒙》

希望你能够重新回望启蒙运动的宝藏,理性、开心、善良地度过每一个有爱的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