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人父母,我终于悟到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
一个人,如果都没有明白自己要活成什么样子,那么他怎么可能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去生活。
换言之,我们如果没有活出自己认可的样子,怎样才能教会孩子活出自己的样子。
今天躺在床上听《正念冥想》的时候,我突然想通了这一点。
我知道,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了!
正念冥想、禅宗、哈他瑜伽,三者的核心都是“放下我执,活在当下”。
出于恐惧和不安全感,我们本能地执着于追求优越与保障。
我们一直活在对过去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追逐当中,却很少能够去拥抱当下。
禅宗说,活在当下就是一心一意,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心无杂念。
哈他瑜伽说,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保持觉知,不抗拒不评判。
正念冥想说,你的大脑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公路,想法就是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我们要做的是坐在公路上观看车辆来来去去,而不是试图去拦截路上的车辆,或是被车辆带走。这就是元认知力,充分地觉知每一个当下。
在人生中,当我们心中有目标的时候,很容易走火入魔,陷入我执。我们希望一切按计划行事,我们试图掌控一切。我们总是不免于急功近利,行事匆匆。我们在追逐目标中迷失了自己。
面对生命之河之川流不息,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无法掌控局面。实际上,唯有接纳和放下才是明智的出路。
承认我们没有办法掌控一切,放下徒劳无益的挣扎。
而放下的那一霎那,我们才真正地开始生活。
不要给自己的生活规划得过于紧密,人不是机器,必须留有余地。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不要等待明天,今天就开始真正的生活。
通俗地讲,不要被我们自己的杂念带走。
由于基因进化的原因,人类的大脑处于永不停歇的随机游走模式。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里永远有一只猴子跳来跳去。
这只猴子就是我们的注意力。驯服猴子的最佳方法就是,每当它跳开,就轻轻地把它带回来,再跳开,再带回来。渐渐地它就安静下来。
对于我们脑中的杂念和各种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着它,关注它,接纳它,不抗拒,不批判。渐渐地,我们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总结:面对我们自己的杂念和情绪,我们要做的只有接纳和观察。
面对生活,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和放下,充分地觉知每个当下。
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该是这样一个人,面对自己,充分地接纳,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笑对生活,放弃全面控制生活的无益挣扎,接纳生活的不完美。
明白了自己和孩子应该长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就知道了要如何去教导他们。
那就是保持对自己和孩子的觉察,去感受孩子的想法和情绪,给予他们充分的接纳和认可,让他接纳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充分地去探索和享受生命之旅。
对,就是这么简单。
他们已经在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和陪伴,而不是要求和控制。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先活出从容淡定的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