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

像爬山虎一样延伸、反抗——读《导读尼采》(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

2024-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洛与鞋带

本书的主体是介绍尼采的一些关键思想:悲剧、隐喻、谱系学、历史、善恶的彼岸、超人和强力意志。此外,对哲学爱好者格外友好的是在“进阶阅读书目”一节中,提出了中肯的阅读尼采著作的顺序,即从《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开始,然后是《不合时宜的考察》、《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快乐的科学》、《悲剧的诞生》,在上述基础上,方才可以进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瞧,这个人》和《强力意志》。这个顺序不是教条,但作者提出了有说服性的理由,值得我们参考。

“常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常识、不分真假、缺乏道德、对人的概念无法统一意见的世界。但是尼采却做到了,他不仅想象出来了这样一个世界,还主张我们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来思考、写作,以便把这个想象中的世界变成现实。尼采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质疑最基础的知识和思想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通过改变我们写作和思考的方式,人们也可以改变自我。”

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提出质疑是哲学的使命,相比于其他哲学家,尼采无论问题还是答案都是颠覆性的,仿佛要推翻形而上学和基督教传统的全部支撑。思维的作用是什么?“思考”有何意义,思考与生命中的其他力量有怎样的关系?我们有时会说,我们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反映我们的“价值观”,那么,我们是如何制造出价值观的,它们又是如何表达出我们生活的方式,或规定我们如何生活的呢?尼采说,我们通常认为,人的道德观是与生俱来的,真理是客观、完美的标准,我们都要依此来约束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发现,“道德”其实是残酷、暴力统治的历史结果,“真理”不过是我们为了用道德角度解释生活而强加于生活的特定观点,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生活方式,使我们超越善与恶的道德对立?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做,这样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1、真理

尼采坚持真理并不超然的存在于人类价值体系之外,相反,真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出真理的历史起源。要使思想能够跳出教条主义,必须承认非真理乃是人生的一个条件,并建立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动力及能力的新的“真理”。依照这个原则产生的哲学思想能够超越“善”、“恶”,因为它不用依赖传统道德价值就能积极的创造真理。

人类智力的强大之处在于虚伪,而不是追求真理或纯道德意义的能力。虚伪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弱者正是通过这一手段欺骗强者,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强者可以用暴力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弱者则必须使用一些手段,利用讨喜的外表来保护自己。

这与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者用中性词“虚构”代替“虚伪”。虚构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使人类在智力和文明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生物,国家、政府、契约、联合体、法律、人权⋯⋯统统是人类大脑构建出来的东西,每个人都承认这些虚构物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因此弱者和强者可以共生,社会得到稳定、成长并繁荣;老虎、狮子不会明白何为法律,何为秩序,动物世界遵从丛林法则,兔子的用途就是被吃掉。

“人类对虚伪并没有绝对的道德憎恨,因为社会通过虚伪才得以存在。人类仅仅是厌恶某些威胁到其安全的‘欺骗手段’所带来的恶意结果。同样,人类对于那种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的知识充耳不闻,而对可能削弱他们社会地位和等级的真理则‘充满敌意’。因此,标志社会进步的真理其实是一种源于实用主义的自我保护手段,而不是价值和正当行为这类抽象绝对的观点。”

最高价值是挣扎和冲突的产物,是要同时吸收生命系统的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仅仅遵守标准文化价值观点的人,无法主动创造人生观。这并不是表明我们所遵从的道德观念都要一概摒弃,尼采强调的是“最高价值”,生命过程一定是个动态的过程,是追求而非固守某种价值。正如艾略特的《荒原》所反映的,如果我们将世俗理念置于精神需求之上,必然导致一种分裂:面向世界毫无活力的外表,渴望精神救赎被压制的内心世界渐行渐远。市政窗口无聊的打字员、审核员、资金发放员和市民之间毫无爱意的交谈,完美地揭示了内心感受和外部行为之间的分裂,一切都是照章办事,不会太快,也不会慢到让人无法忍受,但五点钟是一定要下班的,四点钟就不再接待了。标准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2、善恶的彼岸

尼采反对道德,“对同情的狂热”是人类疲乏的象征,是放弃意志的表现,并不是道德力量的展示。“奴隶的道德反叛”就是因为弱者无力采取有效行动,只好将道德作为武器。强者能够施展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价值强加于世,弱者不能。

尼采所谓的“好”人,就是有强大力量的贵族人格,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定义价值因此拥有积极的价值观的人。想做到“善”,首先就要拥有统治和控制的能力(包括自我控制和自律);这一条正是贵族及主人本性的标志。这些贵族本性被赐予坚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活力,他们用自己的形象创建世界⋯⋯他“有控制自己的力量,懂得如何讲话,如何保持沉默,享受苛刻严格的训练自己,并崇拜一切严格苛刻的东西”。

尼采的虚无主义要求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任何信念,任何以为是对的东西,实际都是假的,因为本来就没有真实世界”。我们所知的世界不过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形式的生活不断繁衍。因此,相信我们可以“真实的”面对世界,或者用道德来评价世界的想法都是错的,“真理”、“一致性”、“生活目标”这些概念都是我们强加于世的价值,目的是使我们的经历连贯且有意义。真理是无限的过程,它并不在某处,它是必须被创造出来的,人们决定真理的主动性,它是强力意志的标签。

弱者看到虚无世界的面目,他们只会感到价值贫乏,怅然若失,而强者承认经历的表象,这样他们就可以创造一个历史版本,使他们可以更好的生活,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世界。这就是主动的虚无主义。它是一种存在方式,它接受我们在构建“真实”世界里所起到的创造性作用,承认暴力和力量对促进强力的、上升的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主动的虚无主义是“人”在自我克服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阶段,很有可能也是一种“神圣的思考方式”。

3、超人

著名的永恒轮回的存在主义场景这样说道:

“如果某个白天或夜晚,在你最孤独的时刻,一个恶魔偷偷地走近你,跟你说:‘你现在和以前的生活,你要重新活过一次,无数次;里面不会再有新的内容,但是你曾有过的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任何渺小或伟大的事情,都会以同样的顺序重新来过’⋯⋯你会不会绝望的倒下,咬牙切齿,诅咒跟你说话的恶魔?或者你会觉得此刻无比美好⋯⋯”

这一思想实验的震撼之处在于:一旦思考这一可能性——无限重复的可能性,如同电影《土拨鼠日》的场景——我们每一天的每个行动都可能变得无比慎重,我们不会希望枯燥、痛苦之事在莫比乌斯带上永恒轮回。“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它会改变你,或者可能使你崩溃。你做每件事情时,都会问自己‘我是否想要它重复无数次?’,这将对你的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除了这一终极的永恒,你对别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如此热烈的渴望,这样的你,你的生活,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这是无比现实的对如何生活的追问,不论好坏,是否还有勇气肯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条件是折磨、痛苦、诽谤的话。

4、强力意志

尼采所痛恨的是传统理性僵化的抽象,没有生命力,是存在而非生成,是被动而非主动,但生命显然应该是个生成和主动的过程,否则人就下降为动物。

强力意志这一概念描述的是一个内在于生活的原则,而不是像超验理性那样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所有的生活,不光人类生活,都是追求权力的整体。生活的目标既不是自我保护,也不是道德和精神启蒙,而是增加权力追求统治地位。强力意志解读生活的方式就是辨认不同生命形式之间力量的等级关系,并判断一个力如何才能战胜另一个力。力量等级是由生活视角相互之间的统治地位决定的,它是每一个“真理”和“价值”形成的基础。在视角的等级背后,没有“真实的”世界;强力意志是构成每一个生命层次的创造力量。

“强力意志只能通过反抗来证实自己;因此,它不断寻找反抗它的力——这就是细胞质延展它的伪足时的原始动机(细胞质通过其伪足向细胞外延展寻找养分)。占有和同化都是征服的欲望,是塑造与重塑的过程,直到被影响的那个完全进入侵犯者的力量范围,之后其力量将随之共同增长。”

爬山虎的枝蔓不断地延伸,随后生出吸盘牢牢固定住自己;草莓、薄荷都是强力意志的大师,向着地表延伸,扎根,侵占所能到达的最远方,碰到石头就顶开或者绕过去,这就是展现自己的力量。强力意志主动寻找、建立自己的对立面,没有敌人就没有反抗,反抗是生命的本质。因此必须有雾霾、暴力、谎言、背叛、邪恶,我们逃避它就是懦夫,暴露它、谴责它、抑制它、像大卫打败歌利亚一样抱着铁一般的意志对抗它,我们就是强力意志的化身,它构成我们的生命层次。

“为了像强力意志那样拥有体验世界的力量,我们必须悲观的看待生活⋯⋯悲剧存在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因为它试图在善与恶这一被动区分之外,创造真理和价值。它也提供了最本质的肯定体验,因为它承认生活的每一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创造了‘对世界的绝对肯定’。这一悲剧生活观,将生活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它承认‘错误’、幻觉和力是‘真理’的前提条件,也看到了道德起源之处的残酷、暴力及痛苦⋯⋯弱者本性摒弃主动的力量,它否认自己的强力意志,并在‘道德社会秩序的胜利’之中寻求终极价值。相比之下,强大的悲剧本性可以通过区别主动和被动力量以及制造怜悯距离来创造价值。因此,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自我构建的构成,悲剧是‘酒神狂欢’的体验,也是对虚无主义情感的克服。”

评价:4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