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学社散文

夜读《送高闲上人序》有感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散书斋

夜读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将四尺宣纸竖折后横折成八份,写成1厘米左右的字,留待装订成册(这个方法,曾见过却忽略,受高人指点,在此致谢!以后可如法炮制)。读后感有三:

一是专注于事,是人做事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韩愈笔下的张旭,专注于草书,“不治他技”,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他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成草书,花鸟鱼虫、日月星辰写进草书,所谓“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天地事物之变,一寓于书”,因此说张旭的草书“扰鬼神,不可端倪”,通灵了。

二是学书法,技术是入门的钥匙,但仅仅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没有情感的宣泄寄托表达,也只是“稻草人”,所谓”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三是学书法要树立高标尺,学古不学今,学古不泥古。透过文字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表达的思想及精神,正如文中所言“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张旭师从其舅,其徒首推颜真卿,可谓传承有法。

附全文: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者也。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