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走的花。旅行今日看点

云云南南之大理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157人  树上睡觉的精灵

已是第二次到达大理。第一次是和姐姐的秋季旅行。那时大理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游客,洱海也没有开发。

我记得那时刚下车时,就被大理美丽的田园风光惊艳到了。道路一边是连绵起伏的苍山,山下是一排排整齐却又错落有致,带着烟火气息的白族民居,另一边是广阔无垠随风起伏的金色稻田。大致是夕阳西下的光景,炊烟袅袅,犹如水墨画般的云朵在金边色的夕阳里缓慢移动翻滚。是那样开阔而又宁静的风光。

洱海。

那时的双廊还没有通巴士,我们是坐的一辆三轮一路颠簸过去的。洱海边的客栈也没有如今这么多。可是这次去,看着洱海边新耸立的一座座客栈,还有大刀阔斧的扩建,各种房屋和公路改造,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 人人都爱蓝天白云环境优美的地方,所以一旦被吸引之后,许多人便趋之若鹜。只是好希望,多年以后,我所喜爱的云云南南,我所钟情的大理依然有它最美丽的高原风光和纯净蓝天,不要像其他城市一样变成了雾霾之地。否则该是多么悲哀!

洱海其实并非海,它只是一条狭长的犹如耳朵形状的湖泊。由于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达对海的向往,因此取名为洱海。游览洱海最好的方式就是环湖游。在路边租一辆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乘着风就可以沿路欣赏湖光山色了。干净的没有杂质的蓝天下,是瓦蓝瓦蓝的平静的湖水。若是秋季,沿路还可看到漂亮的格桑花开放。

湖中的树。

春天的大理,有很强劲的风,尤其是傍晚的时候。所谓“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一次,我们算是真切体验到了大理的风了。在环行了一天洱海后,我们骑着车拼命在暮色四合里往古城赶。风呼啦啦地吹着,裹挟着沙尘袭卷我们。有时风大的根本睁不开眼看清黑夜里的道路,于是只得停下来。这时的大理,远没了白天的温暖,取而代之的是寒冷的北风。

古城大理的夜晚

从大理古城去往洱海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叫喜洲的白族古镇。这也是我极喜欢的地儿之一。它没有大理古城的喧嚣,却也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市井气息。我们避开了要收取门票的几个地儿,直接去了旁边的四方街,去看那些古老的白族民居。

喜洲的一个宁静小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苍山。

喜洲古镇不大,只有一两条主街。街道两边兜售各种民族手工艺品。我在路边相中了一顶漂亮的帽子,一副耳环,价格不贵。买来就欢喜地带上,一路都有美好心情。旅行时,总是喜欢买各种漂亮又风格迥异的东西,穿上它们,却也有另外一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脱离于常规,换一种打扮,我行我素,自由绽放,这或许也是旅行给我的另外一种美妙体验。

阳光下,田野边售卖的扎染。

喜洲街头路边兜售的各种扎染和蜡染,每一块布匹都好心动。好想等房子装修好了,买来做沙发布艺,或者铺上饭桌,摆上一瓶鲜花,每天看着心情一定美美的吧。

各种扎染蜡染。

在大理古城呆了三四天后,我们在下关坐上了去往大理云龙县的班车。我想要去看看那个千年白族古村落:诺邓。在车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子,下车后她主动给我们带路,和三轮车师傅谈价钱,还邀请我们去她们家。可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不然我还真想跟着她去体验一下地道的白族人家,虽然语言有些不通。

诺邓四面环山,所有的民居几乎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现还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以及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这个小小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古村落,因为盛产盐,以前却曾是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商贾云集。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个千年古村落又回归到了它的宁静。

我们随意捡了村落里一条道路,朝高山上行走。一路上,还可以见到托运货物上山的马匹。走在曾经的茶马古道上,看着远处的夕阳,以及金光氤氲的宁静村落,我很难想象这条路上曾经是怎样的繁华热闹,马蹄声声叮当作响。

由于同伴对古寺不太感兴趣,于是坐在山下一块石头上等我。我一个人去参观那些破落的道教寺庙。寺庙里空无一人,寺门虚掩,空荡荡的大殿里是肃穆的宁静。我进去之后,又迅速出来,还是会有些许的迟疑和害怕,于是只在大殿外参观。

深山。古寺。村落。

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环视周围的千年古刹,还有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村落,隐隐约约觉得虚幻。有种远离尘嚣的不真实感。这里没有聒噪的汽笛声,没有灰蒙蒙的雾霾,没有人声鼎沸的嘈杂,有的只是这个小村落的悠远平和,宁静的美丽,还有行走在坚实大地上的空旷之感,以及山间清冽的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