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的绿植
今年1月20号,我从市里坐车回了凹镇,与父母欢聚春节。不想被新冠拦截,在家待了一个多月,才返程务工。举国战疫,听从国家的号召在家隔离,许多网友很担心自己的小宠物熬不过,而我担心我阳台的绿植熬不过。
贵州虽然湿润多雨,经常是天无三日晴的状态,可半开放的阳台淋不了雨,6层的楼高,冬天风极大。许多绿植冬天不是被冻死的,是被风吹得干死掉的。可没办法回去,县里道路全部封锁,连车都不通行,我更没有勇气走着去市里,只能怀揣侥幸,默默祈祷它们足够顽强,撑过这个冬季。
终于在三月回到市里,放下包袱、把行李都从箱子里拿出来,摆放好。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看看我阳台上的绿植。虽然状态不怎么好,好在都还活着,真是生命力顽强!
打焉、叶片枯黄、掉落,植物用这种方式来降低能量的消耗。许多花盆表面土壤已经干成了颗粒,还有些板结得很厉害,水一浇进去,立马从底部漏了出来。
土壤在极其干燥的情况下,土壤颗粒会粘连形成土团,这就导致浇水浇不进去,也浇不透彻。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需要实施浸盆法,就是将花盆整个没入装满水的盆中,花盆的土表面要高于盆中的水面。
我养了十多盆花草,浸盆法不太好操作。所以我决定改为慢多法,这是我自己琢磨的。也即浇水速度慢、水量少、次数多的方式。这样的操作比较实用,一般早中晚慢慢浇淋个三五次,土壤就慢慢吸水膨胀开来,这时候再施加一点点薄肥进去,对绿植恢复元气有很大帮助。如果有喷壶,再次降低液肥浓度,给叶面喷洒一点肥,更是益处多多。之后每天叶面喷喷清水,保持湿润,冬日高楼上再大的风,也不怕绿植出现大问题了。
过了一夜,我早早地爬起来看我的绿植,果然都精神起来。一个个争着舒展叶片,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和养分。今天还发现文竹根部萌发出了两根强笋,木槿也开了两朵小红花。花盆里不知何时洒落了菜籽,竟绿油油地长势喜人,过不了几天就能采摘下锅,虽然没两根菜,但总是欢喜的意外收获。



家里水培的吊兰和自己长根的栀子,除了黄了一些老叶子,其他都没什么问题。减掉枯黄的老叶,喷些水在叶面上,再给它们换了瓶子里的水,又加了两滴液肥,就坐等着这些绿植爆发出昂扬的生命力,给我的小窝增彩添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