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爱好者佛法智慧&心灵抚慰奶格玛_有凤来仪

心观《金刚经》(28)

2020-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明空如月_QD

金刚经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我,的确是所有一切执着中最顽固的执着之根。此根不断,智慧难生。

我,究竟是什么?无他,我,真的只是一种执幻为实的顽固的执著。

【我】的真相是【无我】,可是我们把【无我】执著为【我】。

打个比方。一群机器人,都是电力驱动,都是按计算机程序指令运行。这些机器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一个【独特的、与其他机器人不同的、永恒不变的"我"。】而人类为了方便对他们的使用,为每个机器人起了不同的名字,让他们执行不同的任务。每个机器人都是联网的,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不同的软件以完成不同的服务。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各种能力会越来越发达。不同的类型的机器人看起来也会有较大的差别。有些机器人可能还会被心怀不轨的人植入恶意破坏程序,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有的机器人也会被执法人员打造成执法机器人,用于对罪犯和被罪犯控制的机器人采取执法行动。在日常使用中,他们都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功能,甚至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色。而在人机互动中,机器人也会自称【我】,这样才能便利地与人类交流。注意这个时候,机器人所自称的【我】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与其他机器人本质上不同的【我】,所以还原到最深层的真相,机器人自称的【我】其实是【无我】,【我】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便而使用的代称。

以此为例来看人类,其实也是非常类似的。我们的身体来自于自然,相当于机器人的硬件部分;我们的语言、行为、思想等,相当于机器人的软件部分,主宰我们身心的意识或者能量,相当于机器人的终极驱动力——电力。不管人与人之间表现得多么不同,就像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巨大的差异,但本质上而言,人与人都是相同的,机器人与机器人也是相同的,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我】,真相是【无我】。

可以我们认识不到【无我】的真相,却被各种外在的现象所迷惑,认为有一个所谓的【我】,这就是执幻为实。

犹如电力是超越所有一切具体现象的,意识也是超越所有一切具体现象的,甚至这种超越性远远高于电力。

机器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电力的作用,没有电力,机器人只是一堆废铁;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意识的作用,没有意识,人类只是一堆泥土(身体的成分与泥土基本相同)。

机器人,其实不存在所谓的生、死,只是通电和不通电的差别而已。

人类,其实也不存在所谓的生、死,只是意识通了和意识不通的差别而已。

电是一种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意识同样是一种能量,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不仅如此,意识还是一种更为精微的能量,意识的本体具有究竟的超越性,在本体那里,根本没有生死之说。

电,虽然起着终极的作用,但其实,各种作用,对于电本身来说,只是一场游戏,根本留不下什么东西;因为电的本体所处的层次,与具体作用所处的层次其实是不同的维度。而且所有的作用都是即时性的。作用发生的同时也在消失,新旧作用就这样相续不断,构成前千般万化的应用。

同理,意识,虽然起着终极的作用,但其实,各种作用,对于意识本身来说,也是一场游戏,根本留不下任何东西;意识的本体所处的层次,与物质具象世界所在的维度其实是不同的维度,而且所有的现象和作用也都是即时性的,现象发生的同时就在变化,旧的现象不断消失,新的现象不断生起,新旧现象就这样相续不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生活。

这里唯一的不同,是电力对于其作用可能没有【感知】(具体有没有只有电力自己知道,我们无法代替电力做判断,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到电力对其作用的感知现象,所以可以假定为没有感知。),而意识对于其作用以及作用的对象是有感知的。但事情的本质,不会因有感知或无感知而改变。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化,这是真相,无感知,真相是如此,无感知,真相也是如此。

但【意识】有一个特性,就是因【感知】而产生了【感情】。

一切都本自平等,但【感情】却【赋予】了【不同】。因为【感知】是有局限的,有差异的,而【感情】放大了这种局限和差异。

于是产生了无限丰富的生命世界和无限丰富的生命世界的故事。

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大剧场,所有的生命在其中依据自己的【感知】和【感情】而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永远也数不完的故事。

所有的生命,本来【无我】,却因【感知】和【感情】创造出了不同的【自我】,尽管这种【自我】只是一种【幻觉】和【错觉】,也就是不符合真相的【感知】,但因为这种错觉实在太过于顽固,以至于【无我】的【真相】成了一种被生命抗拒的不接受的东西,而更愿意活在自己所认定的关于【自我】的错觉中。于是,顽固的对于【我】的执著就产生了。只要【意识】的【焦点】一直放在【现象界】,那么这种执著就没有机会被打破。在【幻觉】中【轮回】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已。

只有当【意识】的【焦点】从现象界收回来,收回到【意识】【自己】,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真相是【遍在而无我】,其【体性】因超越现象界,所以用现象界的语言只能勉强地称其为【空性】,而又因为意识本身就具有【能够感知】的性质,这种性质是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的,所以是意识的本性,这种本性,用现象界的语言,可以勉强称之为【觉性】。

在佛教中,因意识这个词同时表述了其本体和作用,所以为了更深刻地表述其本体,在中国的而语言中选择了【心】这个词。

心,就是这样【空性】和【觉性】同时具足的超越语言概念的生命的本源。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了悟到生命的真相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心,本身就在超越的境界,空而能觉,觉而本空,与生死无关,与善恶无关,与所有的二元概念都无关。

同时,心,确实生命一切现象的本源,是心在主宰着一切,赋予所有的一切以无穷无尽的能量和作用。

心,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却触及不到心所在的层面。

心,本自超越,本自自由,本自圆满,没有什么失去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但因为心具有感知的能力,所以心在创造着一切的同时也在感知着一切。

所有的故事都是故事,所有的经历都是经历,所有的风景都是风景,所有的游戏都是游戏。

心,如果能保持对自心真相的感知,而不被现象界的一切所迷惑,那么心就可以自由地游戏。

心,一旦忘记了对自心真相的感知,而沉迷于现象界的一切,心,就被自己所创造的游戏所迷惑而深深地束缚于其中。

虽然从真相上而言,心从未真的被自己创造的游戏所束缚。

但是因为【感知】的作用,心沉迷在了自己所创造的游戏里,把游戏中的一切当成了真实。

于是,心,就活在了【幻相】的世界里,在一个有一个的幻相世界中玩着不同的游戏。

唯一的问题是,心,失去了自由。

心,本自自由,却因错误的感知、被假象所欺骗而失去了自由。

所以,还有什么比心的觉醒更加重要和宝贵的呢?

所有的珍宝也罢,福德也罢,都是现象界的游戏而已。

真正宝贵的是心灵的自由,是心灵的觉醒,是心灵从幻相中醒来,回到本有的自由之中。

而醒来后所发现的也不过是:原来,一切都只是一场梦,一个错觉而已。

这一切就是如此地荒谬,如此地神奇,如此地不可思议......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现在重新回来读《金刚经》中的这段文字,会蓦然发现,佛陀用各种比喻来希望我们明白的只是这样一个最简单却也是最难的事:

不要贪恋幻相世界中的一切,而且依金刚般若智慧实现生命的觉醒,从深深的幻相中醒来。

而要达成这一点,就必须明白【一切法无我】,我们贪恋的一切其实都根本没有一个不变的、能够让我们贪著的东西,所有的事物是缘起缘灭的,有生必有灭,有来必有去,有聚必有散,有得必有失,我们在这个幻相世界中得到的一切最终必将全部失去,没有例外,只有生命本身智慧的开启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