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老广州
托了地铁的福,让我这个怕坐车的人在清闲的周末跟青青狠狠地逛了一次街,虽然天气转冷,但却逛出一身汗。很佩服自己进化到穿着高跟鞋去逛街的境界,尽管逛到后面有想哭的感觉。
虽然是广东人,也在广州呆了这么久,但是上下九却一直停留在闻名的阶段,从未亲身体验,一怕坐车,二怕挤。印象中的上下九,是个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是个人头涌涌的地方,喧闹不休的地方,实际上也确确实实是。到了上下九,看着人群我们只能用震撼去形容,我一路被撞得云里雾里。我感觉逛街跟逛公交车没太大区别。但是上下九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用一句话来形容:是个接地气的地方。广州,是个处处是商场的地方,对我一个无产阶级来说,商场有太多东西,只适合远观,但是上下九,小物件琳琅满目,倒是很能满足“淘”心理。街很长,弄很多,巷里藏着街,底下藏着街,各家各出奇招招揽客人,店里店外水泄不通。好几次我觉得闷得受不了,拉着青青直接撤退。上下九啊!我估计我逛一次要提前几天养好精神,不然真招架不住。逛了半天,买了个牛仔裤,一双米奇毛毛鞋。很是审美疲劳。
广州的美食在西关,西关的美食在上下九,到了上下九,不得不吃,也由不得你不吃,满街飘荡着火爆鱿鱼和牛杂味,斗着法的牛魔王牛杂和林林牛杂,味道还不错,相挨着,竞争着,共存着,互利着。在广州,一群人站着端着一碗牛杂,津津有味地吃着,那也是一种极致。拥挤中,看着一人化着浓妆,套着大公鸡,吹着喇叭,那就是有名的鸡公榄了(其实也就是甘草橄榄),谈不上如何好吃,买的人大概也只是抱着遥想老广州的心态。顺德爽鱼皮,也是在上下九做的火热的,西关大屋,一整个巷子摆满桌凳,鱼皮也是供不应酬,我还真惊讶,哪来的这么多鱼皮。不过价格有些贵,22块一小盒,口感倒是还行。美食街其实只是一个小巷,密密麻麻地列着很多小吃摊,撇去卫生问题,都还不错,那个巷子里,吆喝声最响亮,最有味的莫过于芝麻糊:“好吃的芝麻糊,是手磨的”“这样做的芝麻糊是最好香的”。声音抑扬顿挫,开始听有味,听久了耳朵受罪。但是,冷天里,两人共吃一晚热气腾腾的芝麻糊,滋味自在其中。边吃边很自然地就想起小时候那个南方芝麻糊的广告,很暖人心。上下九有着广州盛名的老字号,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到了这里已经吃不下盛名东西,肚子在街的前半段已经填饱,只能门前拍个照,作为寻味广州的证据。呵呵。那天看了一篇文章说食在广州,根本的意义在于“搵食”。是的,食在广州,不是说广州东西很好吃,而是指广州以宽大的胸怀,接收了大江南北的饮食,汇聚了各大菜系,嫁接变通着口味,在广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搵”,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东西的好吃与否,取决于个人口味,在不愁吃的年代,好吃的不只是“饥”也是口味,口味适合就是好吃。
作为喜欢寻味久远的人,就是一条小巷,一道门,走走便是味道,远胜许多人为造旧。路边小吃虽然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真正的生活却就在这小摊小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