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

2021-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庚残雨

我在关豆瓣后台程序的时候被一个男同事看到了,“你刷豆瓣啊”,“嗯”,“不是豆瓣,虎扑……”。我的第一想法是马上立刻反驳他不应该根据一个社交软件的使用就随意的给一个人定一个“性质”,就像不能不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就随便使用一样,但快要到嘴边的时候,我的一个想法遏制了我把这个话说出来。是啊,每个社交软件都有他自己的受众群体,而大多数的受众的价值观本质上就可以相当于是这个社交软件自身的价值观了不是嘛,那也就是这个社交软件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了。而我们遇到的人和事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那这样似乎这个同事的评价也不无道理。我似乎也没有什么立场和理由能去否定他。

那为了让自己兼听明了不被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所累,我是不是要同时关注好多个主流的社交软件呢?但在相反的事物面前,人所真正认同的东西会是模棱两可的吗?如果不是,那同时关注那么多是否又真的有其必要性吗?还是要看谁能说服我我就相信谁?

那这样是不是就在三观尚未定型的年纪要挑选着去接触呢?老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