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社会热点

“地域黑”已成举国现象?茂县地质灾难中另类声音的反思

2017-06-26  本文已影响286人  逸阳yi

                   <1>

08年汶川地震时,逸阳还在上小学六年级,那时家里刚安装了网线不过几个月,所以,对于那场灾难的认识和了解,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两个渠道获得的。

那段日子里,各大卫视、电台都停止了电视剧综艺选秀等娱乐节目的播出,而是进行地震灾情的全程直播报道,那时候,只要打开电视满眼皆是灰黑色的废墟,迷彩色的军服,以及鲜红色的国旗,在各大电视媒体的引导下,似乎全国上下都是一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舆论气氛,也似乎全国人民都热切关注着四川同胞的生命安危。

但是到了网上,在报道灾情的网页新闻下面,除了祝福悼念之类的常规评论,逸阳还看到了许多极其另类的声音。

是的,不是少数,而是许多,许多。

“活该!四川人都死尽了才好!”

“四川就应该遭报应,这是天意!”

那时逸阳还不懂,只是觉得很难受,也很不理解。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发生这么大的灾难为什么说四川人就是活该的?

时至今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将近十年,十年间,那些层出不穷的借着灾害的由头针对四川的攻击性言论早已忘却,十年间,那些电视里曾经重点报道过感人事迹和救灾英雄的面孔早已模糊,但这个疑问却像个解不开的谜底一样,一直留在了心里。

                   <2>

几天前,当四川茂县特大地质灾害爆发的消息通过更高效的网络传递到我们手中的智能设备里时,在打开新闻消息的那一刻,逸阳的心中就有一种不安的预感。

我所不安的,不只是灾难造成了多少人员财产损失,而是担心这一次在茂县灾难的新闻下面,又会出现十年前汶川地震时那种让人难受、不解的声音。

特大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的伤害,而在这种灾害的新闻下发布明显带有地域攻击色彩的嘲讽言论则更无疑是在逝者的伤口上撒盐。

然而,那些声音还是毫无悬念的出现在了评论区中。

灾害发生当天,有不少人竟然专门跑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下面,骂出了和之前汶川地震时出奇一致的评论话语。

“四川人活该!”

“这是天意!报应!”

而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小时内,这些具有极端地域攻击和歧视色彩的评论居然超过千人点赞而登上了热评,虽然在这些声音的下方大多数人都是对这种评论骂声一片,声讨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而人民日报官微不久后也删除了这些“不合时宜”的热门评论,但这种奇怪的现状不由得会引人深思。

既然有那么多人对这种在灾难关头进行地域攻击侮辱的言论持否定态度,那么几千名给这种言论点赞支持的人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又是出于怎样的一个心态呢?

亦或是不少人在评论里虽然表面上义正言辞的心系灾区或是冠冕堂皇的谴责这种些没人性的评论行为,但实际上自己的手还是没控制住对“四川人都是活该”的评论偷偷点了个赞?

这很有可能。

曾经有朋友说过,微博和贴吧上的评论区你压根就不能看!看完能气死你。

但实际上,评论区,就是国人隐性心理层面的最真实写照。

                    <3>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活在一个虚拟ID名称下面的世界里,你可以不顾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地位,而去宣泄一些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因此,评论区中的污浊,正是人性中阴暗面的具象化体现

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与政策因素造成了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区域间的密切联系,但也加深了区域间的矛盾和冲突。

再加之千百年来各地域之间的文化和历史上的不同,也在生活、习俗、文化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差异。

当这些差异、矛盾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人口迁徙(如民工潮)、商贸往来相互摩擦碰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这其中的冲突和问题。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总有一种优越感,许多北京人就将没有北京户口的人都一律视作“外地人”,许多上海人将所有外来人员一律称为“乡下人”。

比如,南北方地区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互不平衡的心理怪象,南方人瞧不起北方人的粗鲁野蛮,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的斤斤计较。

而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差异细化到各个省份,各个地域时,这种带有盲目倾向的观念和思想就会分化成更多的冲突,更多的矛盾。

再拜我们今天已经日趋发达的移动信息时代技术的便捷和自由所赐,并经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媒体的引导,这些带有明显偏见和盲目色彩的观点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独有的新词——地域黑。

所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口无遮拦)地将对某个地域的不满全部过激的倾泻出来。

因此,每当提到河南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河南悠久的中原历史文化,而是河南人偷井盖。

每当提到广东时,我们想到的不是领航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最前沿区域,而是广东色情产业极其发达,广东人吃胎盘,吃人,尤其爱吃福建人。

每当提到东北时,我们想到的不是塞北童话般的冰雪世界和热情豪放的地域风情,而是东北人都是黑社会,野蛮,落后,人人爱玩低俗直播。

而实际上我们心里都清楚,偷井盖不是河南人的专利,广东人并没有将一切东西都视作食物,福建人也不会送到广东人嘴边让他们吃,东北人也不是人人都用快手玩低俗下流的直播。

个例,绝不代表共象。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口无遮拦的谩骂指责,无凭无据的乱生是非,随意的扣帽子,贴标签。

                    <4>

之前有一次微博上有一则暴雨天小女孩不慎落入下水道致死的消息,其事故的起因明明是因为事故现场附近的人家为了将街道上的积水排空而擅自将下水道的井盖挪开并未做警示标示才导致了意外悲剧。

也许当我们看到这则新闻时,正常人的第一反应该是惋惜,愤怒,或者是反思有关部门在街道公共设施管理上的不足,民众安全责任意识不足,城市排水设施功能不完善等等问题,但在这则新闻的下方,超过数千人点赞的第一名热门评论竟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

“呵呵,又是河南人”

“地域黑”已成举国现象?茂县地质灾难中另类声音的反思

新闻的发生地明明离河南差着十万八千里,而且新闻中已经说明了事件的起因经过,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给这样一条简直操蛋到家的评论点赞支持。

这是赤裸裸的偏见,无脑,歧视,甚至是恶意

所以,因为看不惯这种论调,逸阳当即在这条热评的下面狠狠反击了作者,大致意思就是不要给河南人乱贴这种无脑标签并顺便问候了下他的十八代祖宗,但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几个小时后再打开微博后,居然发现我之前原本反击他的那条评论竟然被近百个人群起而攻之。

有人说我在偏袒河南人,有人骂我祖上是河南人的野种,但我很想客气的回敬他我的祖籍实际上在山东。

有人很语重心长,一看就是些平日里为人厚道,好为人师的老实人,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河南人天生就是小偷,他本人就经历过,如果我帮河南人辩护迟早有一天会吃亏的。

还有十几个人,也可能是几十个,一看为人就很率性,直接了当的回了我两个字:

“傻B”

更有甚者,居然无聊到跑到我的微博下面,翻出我的微博资料地址,在发现我的所在地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后直接信誓旦旦地告诉众人:

“这个傻逼是东北人,东北人和河南人都是垃圾!”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反馈我的评论后,确实有一种想把手穿过屏幕狠狠凿死这群人渣的冲动,反击的念头冲上来后,我看了看这些谩骂我的评论的人,有的人所在地在北京,有的在成都,上海,浙江,一时间,针对他们所在地的报复反击语句已经涌到了指尖上。

但是最终,我一句话也没回。


如果用地域黑的方式去反击地域黑,那自己和那些地域黑的人渣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我们。包括我自己,就算之前从没有过“地域黑”的言论和观点,但我们都已经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影响,甚至已经在无形中默许了这种原本扭曲错误的言论和观点。

有时候我会有一种错觉,“地域黑”的人还是很少数的,毕竟当时骂我“三观不正”的评论只有区区近百人,而不是几千人几万人。

但有时我又会清醒地意识到,“地域黑”的人绝不是少数,那些在茂县垮塌灾害新闻下为“四川人都活该”的评论点赞的几千人和给“河南人偷井盖”点赞的几千人绝不会是同一批人。

或者说,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一些对于某些地方的错误和偏见的“标签”和“帽子”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你的潜意识里了。

我们都是“地域黑”的受影响者,承受者,和间接的传播者。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7年茂县地质灾害,近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网络变得更加发达,技术变得更加先进,08年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通过电脑键盘才能敲出“四川人都活该”的字句,而到了17年,我们已经能随手在手机屏幕上轻松发出令逝者难安,生者痛心的话语了。

或者是站在看热闹的角度以“极其高远”的姿态大言不惭的去侮辱受灾的老百姓,谩骂官员的指挥不力,指责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军官士兵。

或者只是对那些谩骂侮辱的言论默默点个赞,表示支持。

有些东西一直在变,有些东西却一直未变。

那难道我们就真没办法去改变这一现状了吗?

其实,如何使地域之间的“互黑”转变成“互敬”,这正是一个大国在从“发展”到“发达”的过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环节和问题。

常言道,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单单只是经济数据和财政表格,还有这个国家的公民素质。

而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不仅只是经济上的发达,更应该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对自身文化和实力的自信,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落后和差异上的病态的自信。当面对差异和矛盾时,能够用平等和尊重的心态去理解,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然而在现今,我们仍无法抹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千年历史因素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所以这些差异并不是短时间内我们喊喊口号就能改变得了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说,在这个从“发展”到“发达”过渡的时代里,尊重差异,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戴有色眼镜,一种包容与客观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也许真有那么一天,“地域黑”的现象能像笑话一样写进历史课本里。

呵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