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2021-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浅笑亦无痕

职业倦怠

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从总体上来看,与劳动性质和强度相当的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得他们无奈地陷入职业倦怠。

教师的个人因素。不管职业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如何,一定有那样一些教师依然不为左右,依然激情澎湃,依然理想坚定,一定也有那样一些教师被影响,被作用被动摇,这就不能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因素,首先教师的个人内在原因导致职业倦怠,比如说人格特质因素。某些教师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的人格特征的教师,往往不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加以应对,它们具有较低的自信心,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客观评价,拥有不现实的理想和愿望,与同事缺乏交流与合作,所以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研究表明,具有下面特征的讲是很容易受到职业倦怠在伤害。

具有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的人,他们虽然有理想,但不切实际,自我价值判断较低,自信心也低,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

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他们容易使教育教学工作沦为简单机械的重复,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而在工作中常感到力不从心,也难以获得成功体验,产生职业倦怠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缺乏交往技能、人际交往圈子狭窄、家庭关系不睦的教师,他们不能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心中的苦闷越积越多,长此以往,自然会滋生消极倦怠的情绪。

心理调节能力欠缺的教师,他们不重视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心理出现问题后,他们也不善于也不会进行调节,这就使职业倦怠成为可能。

其次,教师的一些背景因素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如从教年龄,有一个35岁现象日益严重,他们失去了专业化发展目标和动力,35岁现象实际指有些人在35岁左右实现了获得高级职称的目标之后,一改往日积极的工作奋发努力为懒散的工作,凡事无所谓,这其实一种职业倦怠的表现,此外婚姻状况、家庭负担、性别、职称等也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战胜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外在因素和教师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因此,想要有效防止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整个社会、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外在因素的大力支持。对于为职业倦怠所困的教师而言,要想改变现在有两个办法,要么寻找一份新工作,脱离这个职业重新开始,要么改变自己,重新胜任将来的工作。前者虽然是改变了工作,但如果没有从心理上解决问题,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重蹈覆辙,所以对教师来说,改变自己,调整好个人心态才是摆脱职业倦怠的正途,为了更好地从根本上摆脱职业倦怠,重新找回工作乐趣,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调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