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喜欢涅槃诗社

合群真的好吗?《乌合之众》告诉你真相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311人  哲学诗画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一书全名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作者为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全书中文版大约15万字、薄薄一本,但其却在社会心理学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确切地说该书开创了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先河。在《乌合之众》之前人们并不清晰何为群体,更未曾想过群体会有怎样的心理状态。而《乌合之众》给了我们方向,第一次明确对群体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且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之后对群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我们看到、听到所有涉及群体心理和群体的研究理论、学说流派以及实用方法等等全都是从这本书里发展出来的。

《乌合之众》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何谓群体、群体有哪些心理特征以及群体是如何形成并产生社会影响的。该书给出的答案是:当人们有了相同的心理诉求,就有可能形成群体,而当个人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出现智力下降、易于冲动和自信倍增的心里特征,群体当中的领袖必须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一个能够提出断言的人,通过对断言的不断重复,以及情绪的感染、动员和引导群体。

勒庞认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群体领袖:一种是短期的,一种是长期的。短期领袖往往可以带领群体采取临时的明确的行动。即有可能是挺身而出抢险救灾的平民英雄,也有可能是带头起哄斗殴的黑社会大哥,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面对困难和突发状况时,他们比群体里其他人显得更坚定、更狂热、更有献身精神,他们的行动直接影响整个群体的行动。而群体的长期领袖则非常不同,这种人非常罕见,但它们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一直可以从生前影响到死后,正如拿破仑对于法兰西人民而言,华盛顿对于美国人民而言,毛泽东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而群体领袖对于群体动员依靠的是断言、重复和情绪传染,而并非理性的事实证据和传统的威望名声。

为了更好的认识此书,学习作者的思想内核,更全面的了解自己是否是社会中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哲学诗画特意为大家精选了其中的一些名句语录,一起来品读开悟,不做乌合之众,做社会的清醒者和洞察者。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其实未必,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情感来自于群体对我们的评价。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6,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7,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8,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9,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10,数量,即是正义。

11,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1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3,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14,要属于某个学派,就会相信它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意见。

15,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6,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17,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18,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9,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20,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21,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2,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3,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24,在群体之中,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为了不孤立,他们宁愿丧失掉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结语:

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当我们了解了《乌合之众》所说的群体心路路程,我们是否可以更理性地去看待身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否可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再人云亦云地一味崇拜那些大咖或权威们的断言?当我们融入社会,进入群体,是否还能保持自我的思想个性独立、真相探索和是非决断的良好品性呢?我们是否还天真幼稚的以为没有原则的合群是一种好品格呢?

希望我们都能处于群体,但却能坚持自我之本性,坚持无畏探索真理之精神,远离那种无知无意识而且处处盲从、无脑跟随的乌合之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