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王阳明杂谈深层意识:致良知的当代诠释

王阳明术语今读 (4) 致良知,及其知字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28人  笑狮子

致良知,及其知字

知这个字,在王阳明的语境里面,至少有”良知,知识,知道,甚至还有主管“等几个含义。[1]心学语境中的格物致知,意思是”良知“[2]

什么是良知呢?这是心学的专门术语,他说是心之本体[3]。在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的《传习录。上卷》里面,有多次明确的解释。虽然这个词语出现在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但心学的良知,不仅仅是来自孟子,也受到佛学的影响,这点儿王自己也明确承认“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则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王阳明说他只是阐述孟子,而佛学的思想 ”咱们先圣人早有了“。这也许是对的。但如果孟子没有说过,阳明子通过对佛学的理解而深入阐发了,也很好。没必要搞成孔孟啥都已经说过了。

不管来源如何,心学语境中良知的意思是明确的,也就是未经过教育和沾染的人的意识的本体(心之本体),或者说是我们更深层次的意识。而这种良知,是万物为一体的,整体连接的宇宙的本体[4]。王阳明说“人是天地之心”,在他的时代,认为人是宇宙间唯一有意识的生命体。这就是为什么近代学者说王阳明是唯心主义。

确实他也是唯心主义,但既不是主观唯心主义,也不是客观唯心主义,而是认为主客观都是一个心,我们的个体的小小的意识,是宏大的宇宙意识的一部分。我杯子里面的是水,浩瀚的太平洋里面也是水,而且是一样的水。坐井观天,那一方小小的天,也是广大天空的一部分。所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贤,无他,看到自己的那片天空而已。格物致知也无他,澄明自己的那杯水而已。

过去400年科学非常发展一日千里,可能觉得科学万能,但物理学确实也看到了科学的边界,就是量子力学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科学有一个永远不能跨过的界限,不可能把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质量/速度(E=MC2,质量能量速度是相关联的),同时精准地测量出来。客观世界完全独立于主观世界存在是个伪命题。我们能观察到的,是客观和主观之间的结合,观察者主体和被观察的世界课题相互作用,互相纠缠,不能截然分开。如果说我们永远不可能实证绝对精神的话,我们也同样永远不能实证绝对物质。我们不过是活在主客观的纠缠(观察)的幻象之中。

此外,王阳明还认为心物一体,意识和物质是一个本体,而不是对立分离的两个本体。这种观点无以名之,先叫他“主客观纠缠”论。

[1]‘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 。。。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

[2]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3]良知者,心之本体

[4]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