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教会我的一件事——尊重别人的感受
“他那边煮了面,我们一起过去吃。”师父嘱咐我。“别啊,我们不是带了饭嘛!”我不太想吃是因为吃他的面,我们的饭就可惜了,我怕坏掉。师父小声说:“你是不是傻。”“哦哦,我懂了,明白明白。”师父的当头一棒给我打醒了。
我拿好手电筒,和师父慢慢走到食堂门口,只见四口大铁锅井井有条地摆在前方,桌上的大碗装着还在散发热气的鸡蛋挂面。戴着眼镜的年轻小哥看见我们来,连忙示意,用手指了指面条旁边的俩小碗。热心地说:“吃面,你们就用这两个碗哈。”
“好,你们这面条看起来还不错哈。”师父夸道,接着用手拿起碗和筷子,递给我。“是啊,我们平时一般都不在食堂吃,在这儿吃。”小哥解释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啥?”我好奇心挺重的,便打听他不在食堂吃的缘故。“这……食堂的菜不太好吃。”他低下头小声地说。小哥打好一大碗面条,并吩咐我们别客气,独自走向了办公室。
我和师父打好面条,各自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铁门前大口吃面。师父应该是有点饿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塞进嘴里,丝毫不惧怕面条的滚烫。
我小心谨慎地用嘴吹了吹,细嚼慢咽起来。师父因为吃的太快,有点热,脸上的汗水像水珠一样往外渗。由于实在太热,他把食堂的大风扇启动了,呼呼的大风把门给关上了,师父连忙上前拿东西挡着,好让它关不上。电扇风吹在我的身上,我觉得有些冷,便把板凳搬到了门后面。
师父看我一下子转移阵地,调侃我身体差弱不禁风。“不,弱不禁风是吹倒,我还没倒呢。”我极力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师父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吃过饭,我们跑向办公室跟小哥打了声招呼,便开始收拾工具,准备打道回府。收拾好工具坐回车里,我和师父打开话匣子。我跟师父解释:“师父,我知道你刚刚的用意,你刚刚阻拦我是想着不吃白不吃。”
“不是,不是不吃白不吃,说实话比起我吃他的面,宁愿吃自己的饭。”师父和我解释。我瞬间明白了,看了师父一眼说:“是这样,人家好心好意喊我们吃面,我们刚刚如果拒绝的话,会伤了人家的心。这样他心里肯定会想:我毕恭毕敬喊你们一起吃饭,你们不吃拉倒,下次我也不会喊了,爱吃不吃。”
师父点了点头,慢慢说:“对的,我们现在是有饭吃,如果改天没有带饭呢,今天这样拒绝了人家,下次就没得吃了。”
原来人与人之间,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拉开彼此的距离,也同样增进彼此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就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尊重别人的选择和需求,给予别人适当的关心,给他人和自己一个小小的空间和谐共处。
人和人之间是互相的,你尊重别人,别人就尊重你。别人尊重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很优秀,所以他会发自内心的去尊重照顾每一个和他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