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关于孩子的成长

2021-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星月格格
成长陪伴

每日小确幸,早睡早起,反思日记,简书更新,阅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成长路上该做的事,未免不是一种幸福

幸福另外一种理由
心里的话  有人听就是温暖
郁闷的事  有人懂就是幸福

早晨阅读时,看到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忍不住分享出来:

爱,有时候会让人窒息

爱,也是一种本能。

懂得如何去爱,是一种养成。

在陪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园丁而不是木匠,不能占有他们的自由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父母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

孩子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和解题能力,还有对他们人生更加重要的“非认知能力”: 耐心,专注力,毅力,自控力,抗压力,想象力,创造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助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等。

言传不如身教~

一位没有边界概念,无时无刻不“盘旋”在孩子头顶的母亲,迟早会让孩子产生尽快逃离的叛逆,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关系模式,对亲密关系心怀畏惧,生怕自己被别人“控制”……

孩子需要被看见,被鼓励去探索世界。做父母的,不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而是帮助她/他发现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并且发挥这些优势成就自己的梦想。

纪伯伦在一首诗中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她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家庭也是有周期生命的,老一代人的离开,新一代人的诞生,人聚,人散,血脉传递,融合……在这个周期里,父母阶段性功能~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并为他们收拾行囊。

美国教育学家 约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探讨了:

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第一就是发现好奇心

第二是理解与表达

第三是证明自己

家长可以通过夸奖孩子在好奇心方面的优势,引导他把这种优势放在户外运动或新学科的探索中,就能让孩子找到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与方法。

所谓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结缔亲密关系的能力。孩子是成长的主角,我们只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

比催促孩子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内在的动力

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方法

比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展示你的活法。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所谓“最好的照顾”,不刻意掩饰或压抑自己的感受去迎合孩子,良好的沟通会让彼此更享受这种亲密关系。

最后告诉所有的父母: 做个深呼吸,对自己说~我不仅仅是父亲和母亲,更是我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