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河北诗歌书画仓央嘉措诗歌

我为什么修习《阳明心学》?

2018-04-19  本文已影响30人  f51557fe71e8

     我为什么修习《阳明心学》?

               作者:雪儿

    2015年秋天,当我全部看完《王阳明传》、《传习录》和《大学问》后,我终于明白:儒家中庸之道是最难修的!因为“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也因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王阳明在佛家、道家都修炼过,但最终他跳出了宗教影响,建立了心学。心学表面上看与禅宗很像,但它的本质上是儒学。同时心学把儒释道都融汇贯通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真正的修行是在滚滚红尘之中的,在喧嚣、浮华的红尘中能定得住,才是真功夫。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是真正落地的修行者。而王阳明是大儒是大隐,官场高处不胜寒,他也能淡定自如、宠辱不惊。那么还有什么做不到无我、无为呢?

    儒学集大成者孟子认为心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王阳明也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心,都有光明的本体,只是有时被私欲或功利遮蔽了。

    尽管王阳明儒、释、道三家文化都参学过,但阳明心学的根子是儒学,同时它吸收了一些禅宗的智慧,它的基本功夫是致良知。在心学看来,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是先要在心上下功夫的。所以我觉得致良知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在2015年10月把自己的诗观改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让良知在诗意中穿行吧!

    王阳明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所以如果行动上做不到,则并非真正知道、根本没有领悟通透。一有外在的风吹草动,情绪上就立刻阴雨呈现了。这样身心灵是合一的吗?其实从粗浅的“理上知”到踏实的“事上行”还差很多等级的修炼呢!真正“知行合一”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动也定,静也定;荣辱不惊,中正平和;内观自省,慈悲包容……总之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坚定地立在道上,和光同尘,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崇高使命中!

    阳明先生的开悟,佛教和道教修行的法门功不可没;因此,阳明先生并不排斥和贬抑佛道,而是尊重有加。只是阳明先生是有大愿或大爱或大情怀或大智慧的人,他要积极中道地让更多人离苦得乐。正所谓儒家经典《大学》三纲领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他上马治军,下马安民;乘隙授徒讲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书悟道践行,悟道读书践行……皆为破心中贼是矣,兼而立言立德立功。如果佛道修行法门更高,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众生不去选择出家修行?那么国家遇到危机、暴乱、被侵略或百姓若生活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时,怎么办?是不是要靠英明的国家元首和时代圣贤来励精图治、引领复兴?亦如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日:“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大家深思一下,谁的使命更高?

当然客观地讲,每个人修什么法门,都要适合自己的心性,都要随缘。总之儒佛道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只是修行的方式方法不同。例如:有一部分人都想去西藏旅游,有人选择乘飞机去,有人选择坐高铁去,也有人想欣赏沿途风景选择开车去……目的地都是西藏,只是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一样罢了!

作者简介

    雪儿:浙江宁波人,她热爱儒释道国学和中西方心理学,平时也喜欢诗歌、散文写作,是自由撰稿者。诗观: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让良知在诗意中穿行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