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写作Ⅰ有礼群写作写作写写写读书笔记

走上迟钝有趣之路--《跃迁》读后感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9人  zerocards
201507242104164c71e_550.jpg

这本书静躺在我家书架上半年之久,已落了一层薄灰。一度曾想把这本书送人,却因没有找到接手者,而开始无奈的翻看。未曾想却给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花了一个下午速读后,又花了5小时整理了33张书摘卡,创下了记录。(内心OS:暴露了书读得少的事实)。

整书通读完的最大感受是:正是时候。适逢自已认识上有了一些变化,于是更能领会书中所说的一些观点。虽然看书寻求认同感是一件不那么妙的事情,但看完书进行整理,输出自已的作品却是一个好的习惯。所以试着从书中摘取一些印象深刻的点,作为回顾。

1

设计自已的知识IPO

知识IPO是:
--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全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这个部分里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输出产品"。书中作者说到:

产出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
把能力封装成轻产品,高频次刷出去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正确的简单动作带来的可怕结果

受这个思路启发,设计了“一周随感”和“一周新知”两个知识产品:

“一周随感”是一周以来的一些小感悟,以短句的形式沉淀。
“一周新知”是一周以来看过公号文章精华的提炼,包括精华内容摘取和我的想法,两个部分。

这两个产品已运行两周,现在看来“一周新知”比较局限,内容过多且不精要。也许会考虑改为“每日知识卡片”的形式,这样也符合“高频”“轻”的概念。

2

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自已的问题树

问题树是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展开。

作者说:

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于解决某类型的问题

这个部分对我启发很深。之前我一直在想着如何让自已变得更专业,构建自已的知识体系。但看完这章后,我发现我的方向走错了,应当从“问题”出发,来构建自已的问题树。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问题就是“表达能力差”,那我从这个问题出发可以构建的相关问题是:
-表达能力差是否是一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性?
-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
-可否通过其它能力弥补?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该投入多少资源进行解决?
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最后会得出一个问题树并最终得出结论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目前没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书中也提出可以列“问题单”。用相关性和好奇心来分类:
-相关性是回答了以后有重大收益的内容;
-好奇心是你最有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
平常学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问题开始学习。

3

成为回路高手

书中提到人生有四种增长引擎和四种死亡漩涡,这八种模式都是回路系统。回路的显著特征就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那如何创造正循环,停止负循环,作者认为需要:

第一是识局。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时,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第二是搭建正循环系统,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线路
第三是学习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 ,如读写能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聪明的善良等

关于这三点我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

第一识局。在要改变行动?先从转变认识开始中提过,今年以来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识别并超越人生脚本。这里的脚本就是局。认识自我惯常的行为模式,方能改变。

第二搭正循环系统。通过搭建各种细小的正循环回路,停止负循环。比如开始写作,就没时间看碎片化文章;开始自我表扬,就会开始停止自我否定。

第三培养自增长技能。从今年开始的写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转变,开始从知识接收者变为知识创造者。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这两方面的能力是基础的能力。古人早就说了,听说读写。只不过现在能做到的人少了。

最后,古典老师提出了灵魂问题:

真正的改变都是逆人性的。你可以了解所有跃迁的技术,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已。

他提了一个方向:迟钝而有趣

想知道为什么?去看这本书吧。哈哈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