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时光不正经今日看点

你们快看那傻X!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1471人  池塘之底

这个世界只有一位真正的统治者,TA的名字,叫作“概率”,也叫“可能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随即引发巨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因此发生核泄漏,一时之间,天下惶恐。

当时的我也觉得震惊,但除了每日里关注新闻外,倒也没感到特别的冲击,毕竟上海离福岛天高地远,觉得核泄漏不至于会对这里产生什么影响。

但几天后,忽然在公交车上瞥见有大爷大妈手里提着大包的食盐,第二天,便听到周围到处都是抢盐的新闻。

那时候发现家里的食盐正好只剩下一点点,心中难免也开始惊慌起来,心想要是真没了盐吃可不好办啊。

好在几日后,抢盐风波很快散去。

在当时的我看来,日本是一个工业特别发达的国家,核安全技术也是世界领先,但却仍然发生那样令世人惊恐的核泄漏事件,难道人们就建不出绝对安全的核电站吗?

答案是真建不出!

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也是几年后才明白。明白那一点后,我的有些观念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随着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巨大影响,世界上很多地方核能开发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国内也是如此。一直到几年后,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和PM2.5之类的词被大众熟知之后,作为清洁能源的核能才开始又被人提起。

出于兴趣,当时的我在一位朋友那里翻阅了几年来《科学美国人》杂志里的与核能相关的文章,其中有一篇,令我沉思良久。

时间久远,那篇文章内容已无法全部记起,但文字明确传达给我这样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核安全技术的发展,当下的核技术安全性能已经相当高,相比以前的技术,发生事故后的堆芯损坏率从10的(-6)次方级别 降到10的(-7)次方级别。也就是说,当下的核技术安全性能与上一代相比,已经有了指数级的提高。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安全系数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但即便如此,在核裂变发电的技术前提下,仍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核电站。科学家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将核泄漏的风险,从10的(-7)次方降低到10的(-8)次方,甚至到10的(-9)次方,但即便如此,离绝对安全仍然有很大的距离。我们或许能够应对诸如东日本9级大地震以及大海啸这类极端状况,但仍然无法保证在所有时候的核电站都是安全的。这个世界上,毕竟还存在很多非常非常细微的可能性,比如陨石,比如火山,比如超越人想象的恐怖袭击,比如超过9级的大地震(没出现不代表未来不可能出现)。

而即便某一天核聚变技术得以实用,也并不代表核能的利用就绝对安全。

而且,一旦对于安全有超高的要求,那么成本也会有指数级别的增长。现实中的很多选择,其实都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核安全事关公共安全,其实就是公平的一部分。

不过,在这里我想谈的,并不是核安全问题,而是最近发生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熊袭事件。

2月27日,有网友爆料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狗熊袭击事件,事发时一辆自驾车辆通过狗熊散养区域时,由于车窗开了缝隙,被吸引的狗熊整个身体扑向了汽车。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曹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确有此事,事件原因初步判断为车内小孩子无意打开车窗,事件无人员受伤。

后来,车主澄清并非小孩子打开车窗,而是因为车窗留了一道细缝,熊爪伸了进来,车主关窗,触发了车窗的防夹手功能,反而使车窗打开。

事后,汹涌的舆论又冲违规而去,人们实在弄不明白,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和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两次老虎咬人事件在前,动物园内又无数次提醒不能开窗下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就是不守规则,就是要作死?

脑残!傻逼!我草泥马的!评论区里的正义小伙伴们义愤填膺。

这样的情绪,其实我也有过,特别是批试卷的时候。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一直都很烦批试卷,因为语文的主观题比重太高,制定评分标准和把握评分标准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你很想有一套完美的试卷,批卷的时候有一套完美的体系,能够完美地检测出学生的水平。

但事实上根本没有,非但如此,就是那种在老师看来很明显的问题,讲过无数次的答案,仍然会有人反复错,而且所错的答案也千奇百怪,各色各样。——当然,大部分同学会将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但总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地情况,出现各种你完全想象不出的答案。

每一次的语文集体阅卷,都会是老师们的吐槽大会。

最简单的例子,说明文有三种要考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按考试的要求,这三种说明方法写错字是要扣分的。成年人眼中,这三个字极其简单,讲一次都不应该会错。但事实上,无论你怎么解释每个字的意义,无论你怎么强调写错的惩罚,都会有学生在考试中把字写错:写成举列子、举例字的,写成例数字、列数子的,写成做比较的……

那个时候,你会很愤怒:这么简单的内容,你为什么就做不到?

于是,我们语重心长,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发火,我们狠批,我们罚抄,我们请家长……但可惜的是,我们想尽办法,依然会有同学错。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则揭秘,大意是二战时期苏联需要不少会德语(或者是丹麦语)的特工,而时间紧迫。于是下令,一个月内必须讲得和母语为德语的没什么区别,否则枪毙。一个月后,居然真训练出不少德语熟练的特工。

我没去确定那则揭秘的真实性。但后来看到学生出现很低级的错误的时候,我不由幻想,如果学生面临犯错会被枪毙的风险,他们是否还会犯那样的错误?

当然,没有任何人有那样的权利。现代社会之所以是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对普通人的各项人权保护的基础上。

到后来,我只能与学生约定:要是写错,你把这三个字抄一百遍。如果你们全对,我抄一百遍贴在后面黑板上。

但到现在为止,我一次也没有抄过。

“老师,写错了怎么办?”

“枪毙!”

有的时候,我会故作严肃地对学生这样说,然后大家傻呵呵地一起欢笑。

既然如此,既然我们对学生犯错的惩罚不能不断累加,那么,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内适可而止。若是更多的惩罚本身已经不能帮助到学生降低错误,或者惩罚会带来伤害,那么,再提高惩罚又有什么意义?

而且,那个时候我也开始明白: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一定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所谓的简单易懂,可能他人并不那么觉得,你所谓的应该如此,可能他人就是有着不同的观念。

有的小孩分不清“作比较”与“做比较”,但仍然可以有很好的数学成绩,或者篮球打得很漂亮。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犯错的可能——不,其实单就每个人而言,都有无数的犯错的可能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下,都可能犯出不同的错误来。

这个世界只有一位真正的统治者,TA的名字,叫作“概率”,也叫“可能性”。

就好像我们无法建造出绝对安全的核电站一样,我们也无法有一整套绝对合理的语文试卷,无法有绝对公平的教育方案,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然后让事情能够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当然,具体对哪个群体更有利,很多时候是会有区别的。)

写到这里,对于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和此次熊袭事件,你大概明白了我想说什么:在这类事情上,我同情死者。因为每一个人都值得大家尊重,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值得大家惋惜,即便他犯了错。更何况,他已经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

但同时,我当然反感家属过分要求赔偿的做法。很多时候,为了利益,我们会找到各种理由,但绝不代表那是对的。从两次老虎咬人事件来看,动物园方并不存在明显的过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结果虽然难以接受,但意外总在发生。

当然,也有评论认为动物园方应该加强防范,甚至应该取消自驾车进园,而应该换以由动物园方提供的安全车辆。

作为一个自然类节目的爱好者,我会在网上经常看各种野生动物捕猎的视频。到后来我发现,许多视频的拍摄者,其实都是自驾车的游客,他们拍摄的时候,非但会开窗。有很多的车辆,甚至本身就是敞篷的吉普车。而他们拍摄的对象,是非洲草原上野生的狮子、鬣狗和野牛。

奇怪的是,在那样的视频下面,却没有国人上去喷他们违规,照道理来讲,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熊袭事件里的那位家长要凶险得多,也不像宁波动物园那位打工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我们在喷国人“傻逼”“作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或许正在以更过分的方式“傻逼”地“作死”。

有的时候,我甚至想,人们之所以对那种因违规而付出代价的人抱有那么大的恶意,除了对这块土地上的违规者肆意违规的情绪化反感外,是不是也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你们看那傻逼……

但是,这是一个由“可能性”统治的世界,任何小概率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因我们遭受各种意外,即便我们如何努力地去试着不去犯错,但我们仍然难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不会做出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

就好像,我的那些一直会将说明方法写错的学生一样。他们或许是一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每道数学公式的孩子,但仍然会将举例子写成举列字。

也好像,到目前为止,我从未见过一个人,每次过马路的时候都能保证走斑马线一样。

既然如此,我们不能那么双标,我们不能一方面对自己的违规怀有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另一方面对他人的违规则抱有那么大的恶意,并讽刺,并辱骂:你看那傻逼。

在这个由“可能性”统治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那个傻逼。

另外,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建造不出绝对安全的核电站。但到目前为止,产出单位能源所死亡的人数上面,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发电方式都要远超核电。而且这里面,并不包括每年因化石能源所产生的雾霾而死去的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口。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各种可能中寻找一种相对有利的选项。而很多伤害,我们其实难以避免,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将降临到谁的头上。

这个世界只有一位真正的统治者,TA的名字,叫作“概率”,也叫“可能性”。的名字,叫作“概率”,也叫“可能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