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十)学生与教师

2023-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三星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兄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恶人

2.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3.教师职业的角色

(1)传道者的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7)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8)心里调节者和学习指导者

4.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教育母的的全面性;教育人物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连续性和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广延性是指时间的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5.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6.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系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

7.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8.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愉悦的情感、健康的人格

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在职教育)、自我教育

11.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终身学习——前提保证

行动研究——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必经之路

同伴互助——有效方法

专业引领——重要条件

课题研究——有效载体

微格教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